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大班数学 小熊的项链
宜兴市张泽幼儿园 潘晓燕
一、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对于规律已有所了解,会从简单的交替模式(ABAB)发展到更复杂的模式。教师创设“给小熊穿项链”的情景,通过三次操作来识别、描述规律:在第一次操作中,教师请幼儿自由穿项链,这样既便于观察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更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后面两次操作,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同伴互评、实际操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规律是一组事物的不断重复,并能用语言表达。
2.通过同伴互评、实际操作尝试创造新的规律并设计项链。
3.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有序性。
三、活动准备:
PPT、红黄珠子、毛根、红黄蓝贴纸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幼儿自由操作
1.教师运用小熊过生日的情境,提出:穿项链送给小熊。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对规律的经验。
(二)交流分享,了解规律定义
1.师提问:小熊说他更喜欢有规律的项链,什么是规律?
小结:几个好朋友成为一组,不断重复排队就叫做规律。
2.请幼儿说一说刚刚穿的项链里有哪些项链是有规律的?
3.师幼一起寻找后把有规律的项链放到小熊的礼物盒。
4.师提问:除了刚刚的规律你还能想到哪些呢?幼儿讲述,教师摆放相应的颜色圆片。
(三)再次操作,运用规律
1.师:刚刚有的小朋友没有做有规律的项链,现在我们再尝试做一做,刚刚做了有规律项链的小朋友尝试一下做的不一样,做得更漂亮!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带着做好的项链来到位置上,说一说自己的规律是什么。
(四)加大难度,设计项链
1.教师再加入蓝色的贴纸,幼儿用红、黄、蓝的贴纸制作项链的设计图。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师幼分享交流。
4.教师:规律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你在幼儿园哪里也看到了这些规律?按照顺序排列,你感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