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年龄段:中班
注意:
几个小朋友们在捏面人。小草帽边搓着手里的紫色面团边回头张望,自言自语:“像雨滴。”并再次抬头张望,接着她拿起工具操作起来并说着:“做两个小眼睛。”她做好眼睛后拿起作品开心的举起来“小雨滴做好了。”然后她把小雨滴拿起来给同桌的小朋友们看,马尾辫小女孩问:“你做了什么呀?”“我做的小雨滴呀。”马尾辫女孩:“太难看了,小雨滴是蓝色的。”小草帽嘴里说着:“那好吧”随手把手里的紫色小雨滴捏掉了放回了紫色面团堆,又拿起蓝色面团取了一块,开始边制作边抬头张望,她双手揉搓着有些硬的面团,一边搓一边观察面团的形状。然后举起来给同伴看,说:“你看这样像小雨滴了。”然后把新的小雨滴摆在桌上,拿起手边的工具,又放下,然后去拿了盒子里的另一个工具,并在小雨滴上鼓捣起来,嘴里说这:“我要做个小眼睛。”然后又拿起黄色面团取了两小块。马尾小女孩说了一句:“眼睛怎么是黑的呀”小草帽:“眼睛本来就是黄色的。”马尾:“眼睛应该是白的。”小草帽:“那好吧”说着把黄色小面团放回了原处,又取了白色的小面团。马尾:“你要什么颜色的眼睛呀。”小草帽没有回答,继续搓着手心里的面团,同时转头循声张望,当搓到足够小之后就把白色小面团制作的眼珠贴到了小雨滴上。旁边的孩子们的聊天内容从关于眼珠颜色迁移延伸到了爸爸妈妈在哪里的话题。这时小草帽又用工具在小雨滴上扎了一下,又搓了一个小的白色面团粘在了刚刚扎孔的地方。小草帽笑着说:“我的小雨滴做完啦”她拿起竹签子,把小雨滴串了上去。整个游戏中小草帽一共抬头张望5次。
识别:
此次拍摄时中班的孩子们正在户外开展的巡塘古镇的项目游戏,我所拍摄的
这一区块是孩子们正在捏泥人。
环境:桌面铺了蓝白花色染布以及一个面人展示架,从而可以看出本次活动
前期的环境及氛围创设是比较丰富的。同时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游戏计划准备了各
类材料如托盘、多个彩色面团、不同种类的操作工具,以及用来展示的竹签和面
人制作步骤图等。
幼儿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围坐在桌前,友好相处、轻声交谈。小草帽在
第一次制作小雨滴时,当同伴提出颜色的问题,她能及时更换雨滴的颜色,表明
她在活动中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在第二次制作眼睛部分时当她面对质疑
先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觉得眼睛就该是黄色,而在听了同伴们的交流后又立刻将
眼睛换成了白色,这一点表现出小草帽对于自己的作品和审美并不自信,很容易
就听从别人的想法。小草帽在游戏中总是回头张望,无法专心于自己的游戏,但
是她还是坚持到底直到完成作品。
回应:
1.下阶段游戏区应该更注重动静分离,应将捏面人游戏与其他户外游戏隔离
分开,挪至更安静的地方。
2.在材料的投放中,我认为可以不局限于工具,可以投放一些辅助材料,如:
颜料、豆类、木棒、瓶盖等。
3.增添一些欣赏素材,如:泥人名家作品图片;美术和音乐也是相融相通,
可以将背景音乐加入泥人元素,如《捏面人》等,使音乐跟美术更加相融,让孩
子能沉浸在捏泥人的艺术氛围中。
4.在活动结束环节时可以给予小草帽一个介绍自己作品的机会,让她树立起
对自己的作品的信心,从而建立自我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