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灌南县教育局幼教专干、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王彦首先发表欢迎词,向朱涤瑕名师工作室一行表达了热忱的欢迎。她对宜兴灌南教育共建活动寄予了深切期望,强调此次交流是促进两地学前教育协同进步的宝贵契机,对优化灌南当地学前教育生态意义深远,也为幼儿语言教育开拓新思路。她衷心预祝活动圆满成功,期待双方在教研互动中碰撞出绚烂的思维火花,携手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上午,由名师工作室成员杨露、陈亚敏、袁情兰三位老师和灌南县的三位骨干教师孙银、孙华霜、相淇译,分别展示了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
袁情兰老师组织了小班听说游戏《贪吃蛇》,她创造性运用绘本《好饿的小蛇》创设游戏情境,将语言学习与趣味游戏有机融合。活动设计层次分明,从“肚子像苹果”的具象表达过渡到“肚子像圆形”的抽象表达,符合小班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有趣的游戏有效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师幼互动现场温馨有趣,自然流畅。
杨露老师在中班绕口令《颠倒歌》活动中,巧妙利用儿歌的幽默特质激发幼儿兴趣。活动环节层层递进:从生活化导入引发对“颠倒”的认知,到借助图片分段理解儿歌内容,再通过模仿表演深化体验,最后加入快板提升语言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感知—理解—表达—创造”的语言学习路径。幼儿在观察图片、模仿语气、打节奏等多元互动中,既掌握了儿歌结构,又发展了语言表达与幽默感知能力。
陈亚敏老师展示了大班说明性讲述《动物》,该活动设计精巧,先通过富有层次的猜谜游戏,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掌握讲述动物的三个关键维度:外形特征、特殊本领和生活习性。后借助“豆包猜谜”环节强化幼儿对语言规范性和准确性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有序、有重点的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建立清晰的说明性思维框架。幼儿表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和参与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说明性讲述的要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孙银老师组织的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以绘本《藏在哪里了》为切入点,巧妙结合“捉迷藏”游戏情境,充分激发小班幼儿的参与兴趣。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通过“绘本阅读-情景游戏”的递进方式,让幼儿在趣味体验中自然理解方位词汇。
孙华霜老师组织在中班语言活动《你家借我躲一下》中,以绘本动画为切入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巧妙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她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既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促进了同伴间的思维碰撞。幼儿在“如何打败大野狼”的问题情境中积极互动,既体验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相淇译向我们展示了大班语言集体教学《爱玩手机的老鼠》,她将绘本阅读与辩论活动巧妙结合,通过递进式的教学设计,引导幼儿从理解故事到辩证思考,最后达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共识。活动中,教师既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空间,又适时引导提升,幼儿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思辨能力和语言组织水平。辩论环节激发了幼儿的表达热情,正反观点的碰撞培养了多角度思考能力。
下午的研讨活动精彩纷呈,朱涤瑕导师结合上午语言活动实例,围绕《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展开深度剖析,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而富有启发性的指导。
工作室成员刘娜老师以《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幼儿园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理论解读与实践策略》为题,系统阐述了幼儿园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并基于上午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策略。
灌南县小红花幼儿园赵月老师则通过专题讲座《让语言学习更有趣:听说游戏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应用》,生动展示了听说游戏在语言活动中的创新应用。三位专家的分享理论与实践并重,为提升语言教学质量提供了多元化的专业视角。
此次宜兴—灌南学前教育共建活动通过优质课例展示、深度专题研讨等形式,实现了教育理念的碰撞与教学智慧的共享。活动不仅为两地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更通过南北联动促进了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辐射与融合。未来,两地将继续深化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开展教研互动,共同探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