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程资源 丰富幼儿园课程 ——读《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有感
作者:陈茜1 日期:
2023-02-13 点击:
次
趁微风不燥,趁阳光正好。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侯莉敏教授的《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这本书,全书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第四章至第六章结合鲜活案例和问题情境帮助我们掌握各领域、各类型活动设计,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能力。第七章通过国外早期教育课程的介绍,帮助我们了解当下幼儿园课程变化的时代要求与趋势。
书中提到:课程资源是课程要素的重要来源,也是课程运行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我们需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联系,优化幼儿园课程。
一、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发展是一种内部的、连续的、稳定的变化,是一个整体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还体现在质的方面。资源不仅能够让幼儿获得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关注幼儿成长与发展的整体性,充分利用资源促使幼儿在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结过程中构建整体知识体系,实现幼儿身心协调发展。
例如,我们会组织“春季踏青”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同家长、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亲近和感受大自然。在活动目标中,我们通常会制定如下目标:观察并发现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知识,感受春天的景色;在互动游戏中,增进亲子感情、师生感情,增强团队意识;能主动地自我表现,发展交往能力。在目标地引领下,我们设计了“寻找春天”、“亲子游戏”、“我爱摄影”等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角,自由自在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这样的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了自然资源,着眼于幼儿地整体发展,形成针对性地引导,同时为幼儿成长于发展构建了自由地空间。
二、利用课程资源,组织多元化实践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课程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活动
结合过程中,仅仅割裂的几次活动是不可行的,我们需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全面的活动,并将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促进幼儿发展。
在我园开展的班本课程“你好,小蝌蚪”的活动中,老师充分利用园内环境,引导幼儿充分与环境互动,并有意识地激发幼儿的兴趣点与发展点。班级老师根据幼儿的关注点进行环境创设,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样子,并在语言区投放相关绘本书籍,引导幼儿记录下蝌蚪的生长过程,同时在美工区投放材料,给予幼儿创作蝌蚪形态的机会。当幼儿提出“蝌蚪如何生活”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幼儿对蝌蚪的生活环境、食物进行探究,必要时邀请专业人士为幼儿进行专业的解答,促进幼儿自己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小蝌蚪“回家了”,教师带领孩子把小蝌蚪放入池塘,并在集体活动时引导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观念。上述的课程实施中,每一个内容都与幼儿一日生活相关,且各种活动相互穿插,有效丰富了幼儿生活;同时,教师一方面为幼儿创造了具有指导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予幼儿自由空间,激励幼儿发挥自主性,实现各类探索。
三、利用课程资源,拓展课程空间
社会课程资源中有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家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我们在挖掘资源、构建课程的过程中,应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并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促进课程的深入开展。
例如,在我园收集幼儿园周边的资源活动中,老师们设计了家园合作表格,邀请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资源收集中来,家长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寻找幼儿园三公里内的人文资源,并和孩子一起绘制资源地图;在“我是小小兵”活动中,我们邀请了解放军、空军爸爸(妈妈)来园为幼儿介绍相关知识,还带领孩子去部队实地参观、体验。
再如,教师利用园内的菜地设计“观察圆白菜”的活动,其中教师发动家长带幼儿去菜场寻找圆白菜,并观察圆白菜的外形特征;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关于种植圆白菜的活动;请幼儿在家中品尝圆白菜,感受圆白菜的美味,并了解圆白菜的营养价值;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各种圆白菜的烹饪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与幼儿一起增进对圆白菜的了解。
我们的课程拓展到了家庭环境中,家长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我们的课程组织与实施中,成为课程实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促使家长主动开展亲子活动,不仅能够密切亲子关系,也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激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挖掘各类资源,进而配合幼儿园教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实践的方式千差万别,我们老师尊重家庭的差异性,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家园合作中来,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我们在整合、利用资源地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整合性发展,开发延伸幼儿园的课程,优化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设计探究性的活动,促使幼儿养成乐于动脑、勇于探究、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