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小组访谈:深度学习
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陈亚敏
1. 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概念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在教育领域,最早提出“深度学习”概念的是瑞典歌特堡大学的马顿和萨乔。他们对大学生散文阅读的过程与方式开展了实验研究,发现大学生们处理信息存在着浅层与深层两种不同的水平。1976 年,两位学者在《论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表层加工(surface-level processing)和深度加工(deep-levelprocessing)的概念,指出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它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决策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此后,深度学习的研究在国外开始逐渐兴起。国内深度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将“深度学习”概念引入我国教育界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何玲与黎加厚。我国学界一般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的一种学习”。随着深度学习研究的逐渐深入,关于深度学习的内涵界定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如郭华在《深度学习及其意义》一文中,将深度学习界定为:“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是对传统研究将深度学习局限于认知领域的一种突破。近年来,基于国际上对深度学习的认识由“单向度”走向“全视角”,吴永军在《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一文中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学习者在与他人互动以及环境互动中,关注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能够迁移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问 题的意义生成的过程。”
王小英与刘思源在《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一文(《学前教育研究》2020年第一期)中指出:幼儿的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段里,围绕着富有挑战的性的问题,全身心地积极投入,通过同伴间合作与探究,运用高阶思维,迁移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2. 你认为幼儿深度学习的样态是怎样?
问题为导向、浓厚的兴趣、自主的态度、持续的探索、多维的互动、及时的反思、多样的评价
3. 你认为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条件是什么?
园部:给与教师弹性时间与弹性课程的权利。
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基于观察,通过提供材料等手段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及时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推动幼儿深入探究。
家长:家园配合,支持幼儿探索,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4. 是否学习和了解过相关的知识文献?
是。
①王小英,刘思源.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0年(1)
②郑黎丽.“六度”探究:幼儿深度学习应有的姿态[J].教育导刊,2019
③陈秀眉,陈婷芳.以场景化课程主推幼儿深度学习[J].教育导刊,2019(6下)
5. 有没有对幼儿的深度学习尝试支持?
有,以项目课程的形式,以课题组为核心,以点带面,全园推进。
6. 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困惑和问题。
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对幼儿探索方向的预判、对幼儿获得新经验的支持以及幼儿最终获得发展的评价等方面能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