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乐享数学,让益智区“活”起来
宜兴市太华镇中心幼儿园 潘晓燕
本学期,我园以“关于益智区,你有哪些问题与困惑?”为研讨的重点进行交流,各组提出的问题与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 理念的缺失——益智区的价值是什么?
2. 环境的缺乏——益智区的环境以及材料如何跟进?
3. 指导的缺位——益智区中为让幼儿深度学习,该如何指导?
针对三大方面的困惑,我们带领教师通过专家讲座、组内共研、观摩学习等方式逐样解决。
首先,理念的缺失——益智区的价值是什么?
我园邀请了无锡市、宜兴市级专家来园为教师提升理论,平时带领教师继续学习《指南》《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及线上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深入了解益智区的价值所在。
科学领域(有关数学的感知体验和态度;有关数、量和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等)
语言领域(他们需要与同伴交流、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等)
社会领域(发展社交技巧、建立规则意识等)
艺术领域(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如几何图形的创意拼搭、勾画物体造型等)
健康领域(感受空间方式、运动方向等)
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益智区,各领域还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不可分割。教师应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规律。
其次,环境的缺乏——益智区的环境以及材料如何跟进?
在第一次园内“益智区”评比中,我们发现各班益智区的环境参差不齐,大部分班级就在柜子上放一些数学操作材料,区域功能单一、内容单一,创设的过程并没有结合《指南》中数学领域目标。于是我们便带着教师深度学习《指南》,掌握数学领域目标,对照《益智区环境评估表》《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了解数学核心经验进行自我调整。一段时间后,园内再次进行检查,发现各班的益智区有了很大的改变:
✹益智区空间设置由单一到多元
✹益智区材料提供由单调到丰富(我们开展了“用一种材料创多形式玩法”的研讨,比如三个年级组用扑克牌这一材料分别玩出了多种游戏,小班的按数取物、中班的排序、大班的有趣符号等等)
✹益智区墙饰由装饰到互动(比如:多多从家里带来了一副斗兽棋全班只有他会玩,每次和小朋友玩,都需要他一个一个教,于是他就向老师提出要把斗兽棋的规则画下来。这一块就是师幼合作的墙饰,有了它,孩子们玩斗兽棋就只需对照这张墙饰就行)
最后,指导的缺位——益智区中为让幼儿深度学习,该如何指导?
我园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比较薄弱,这学期,我们经常会在组内研讨时,增加了“看视频、说幼儿、举策略”的环节,教师根据益智区中幼儿学习的场景,讲述教师的指导策略以及改进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研讨,教师知道幼儿在进行数学活动时,需要进退有度,把握适宜的距离,让幼儿感到轻松、自然,在他们喜欢独处时保证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提供恰当的帮助,在他们渴望回应时给予及时的反馈。
我们的研讨并未停留,将继续为幼儿创设基于幼儿兴趣的、具有激励性、互动性的环境,使幼儿有多样化地解决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感兴趣的活动,保证幼儿自由地参与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从事有意义的探索,让幼儿爱上数学、享受数学,让益智区“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