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玩数学,趣享游戏 ——益智区创设思与行
作者:史徐馨 日期:
2023-08-31 点击:
次
乐玩数学,趣享游戏
——益智区创设思与行
徐舍镇中心幼儿园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数学家,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探索和发现。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我们进一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聚焦存在的问题,从理念提升、现场研讨、经验共享、共推成长等方面进行了益智区专项教研活动。逐步了解益智区创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及时反思、调整、总结。
一、前期调研三问三答,专业理念引领方向
针对益智区的创设,我们进行第一个提问:你认为自己班级的益智区存在什么问题呢?随着教师的调查问卷以及班组教研,发现:①材料摆放杂乱无序②游戏标记缺乏个体差异③环境创设成人化④游戏材料破损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部分孩子对益智区缺乏兴趣,不愿参与游戏,益智区的改良迫在眉睫。首先环境的设置以宽松为主,保障幼儿在学习和活动的时候有充足的空间。在摆放益智区域的材料时,始终坚持简洁、有趣、安全的原则,在保障幼儿安全的情况下,摆放一些能吸引幼儿兴趣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的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究。
于是我们又进行第二次提问:如何创设益智区?是与创设科学区时相同的方法,每个班级对应一种核心经验,还是多点开花,每一个核心经验都要兼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入各班观察现状,发现:游戏或是没有目标,或是目标太枯燥单一。本着全面发展的态度,我们决定还是顺其自然,多点开花。书中自有黄金屋,基于教师的专业需求,我们开展了“共读、共商、共议数学领域”专题式教研(一)学习《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结合探讨各年龄段益智区的创设,在班组以及大教研活动中进行心得分享交流,通过学习数学领域核心经验,将单一经验的游戏转变为综合性游戏。
《幼儿园指导纲要》里说到:“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利用。”随着益智区改造的同时,老师们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立足于区域,开展了结合实践,《指南》引领的二次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了解到,数学领域更能体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获得答案,从而使幼儿能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主动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获取相关知识经验。
二、基于幼儿开发游戏,挖掘材料深度学习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以及老师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得哪里都有教育发生的可能。
在小(2)班,一次美工区活动时,两个孩子被颜色不同的杯子和雪糕棒吸引了注意力,他们把相同的颜色进行了分类。老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材料以及环境上的支持。材料投放以后,孩子们一开始会被颜色鲜艳的纸杯和雪糕棒感兴趣,会主动去摆弄材料,但是他们就是随意的去把雪糕棒放在纸杯里。于是又在墙面上做了一个小型的操作板块,可供一个幼儿操作探索,也是一个很直观的操作示意牌,就形成了最初的一个操作游戏:颜色配对。
在中(2)班,一本有趣的绘本《郊游去》,书中去郊游的动物们在排队时发生了一系列关于分类的有趣的事情,孩子们在观看时也一直乐此不疲的讨论着可以怎么怎么分……于是基于孩子的兴趣及中班幼儿集合与分类的核心经验,老师在区域游戏中投放了不同小动物的卡片,不同种类的大巴车,以及记录表,支持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情景化的游戏材料、幼儿自发的游戏材料更能激发孩子们探究游戏的兴趣。
大(3)班的老师发现,开学后有好几个小朋友过生日,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各自的生日,因此,生日便成了孩子们近一段时间讨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于是,抓住这一契机,追随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寻找生日,开启了孩子们对“日历”的探秘之旅。刚开始的认识日历,从“图案”、“文字”、“数字”,对接的是数学核心经验“识数”、“量的比较”、“数符号”方面的提升。国庆节的到来让孩子们好奇:国庆节在日历的哪里呢?于是游戏一:节日猜猜猜成功诞生。而游戏二:日期翻翻乐,通过“昨天、今天、明天”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有关数字的认识,转变到有关生肖的统计,“我的生日列车”活动应运而生。孩子们发现,我们班级有2个属相,一个是属猴的,一个是属鸡。班级里属猴的是13人,属鸡的是29人,属鸡的人比属猴的多。通过排列、推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数学经验,在谈论和操作中,引导幼儿更好地了解同伴,关心班集体。一次幼儿之间的交谈,生成的一次有关“日历”的畅游之旅,提高的是孩子们各方面的核心经验。
三、交流分享游戏材料,思维碰撞全面提升
益智区的创设初见成效,老师们发现孩子,融入孩子,提供多元支持的同时,区域中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这是我们也开展了第三次专题教研活动,让益智区材料有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指南》引领下益智区游戏材料设计展评。今年的评委变成了老师们自己,角色的转变,让老师们既体验了一次推销者,也体验了一次评选者。活动前,各班准备好一份自己班级最受孩子喜欢的材料,在老师们面前推广,最后投选出最受欢迎的材料。通过分享与交流,老师们发现了孩子们喜欢的材料:①精美的②可以自由使用游戏的③有挑战的④综合性比较强的⑤多变的。当然基于幼儿的视角,我们也决定,下一届游戏材料设计评比的评委应该由孩子们担任。
四、开拓数学游戏形式,核心经验融入生活
多项纲领性文件提出: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在园的数学游戏应该贯穿其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核心经验。来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千篇一律的插牌、签到活动让幼儿来园的早上显得有些单调。例如,
中班的孩子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雪花片进行签到,让幼儿寻找不同模式之间的规律。也可以运用不同的乐高积木,让幼儿自由设置模式,如第一个来园的孩子设计今天来园的积木摆放造型或者规律性,这让晨间来园环节变得让孩子们期待,将数学知识自然地渗透其中。在晨间谈话点名时,可以带着孩子们用点数的方式,数一数今天来了几个小朋友,几个小朋友请假等等。数学游戏的融入使一日生活也变得更有趣味性,也让数学经验的获得变得游戏化、生活化。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活动游戏观念。不断开拓数学活动空间、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发现更多适合幼儿操作的生活中的材料,解放孩子学习数学的思维。让孩子在玩中求发展,发挥益智区域活动的实效性、生活性,使益智区域和其他区域有效的联动起来,促进幼儿数学思维全面的发展,快乐的益智区域活动将会更好地促进幼儿快乐的学习数学,使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