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涤瑕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涤瑕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1

    环科园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涛

    大树幼稚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亚敏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娜

    艺术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倩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晓燕

    宜兴市太华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烨

    宜兴市城东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徐馨

    徐舍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淑熠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洁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情兰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和桥周洁

    和桥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趣味游戏 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学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究

作者:史徐馨  日期: 2023-08-31  点击:
趣味游戏 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学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究
摘要:幼儿教育在启蒙教育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本文针对幼儿园教学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希望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教学是幼儿成长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需要以幼儿为本,结合课程游戏化特点,推动幼儿在身体素质和认知水平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本文通过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意义,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忽视实质
在游戏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有些教师虽然巧妙地安排了许多游戏情节,但却缺乏实质性的游戏内容,导致幼儿缺乏参与游戏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效。
(二)千篇一律,模式僵化
在游戏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依赖现成经验,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搬其他教学设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不符合当地幼儿的认知水平,导致教学方式生搬硬套,缺乏自然之美。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转变教育理念,运用游戏教学
幼儿教师要主动脱离传统教育理念,积极拥护游戏化教学理念的怀抱。教师需要从教育本质出发,将课程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需要重视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幼儿的想法与意愿。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然后将课程游戏化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1]。
(二)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幼儿阶段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需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自身的认知特点出发,结合课程游戏化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美丽的家乡》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份家乡的电子地图,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实地参观活动,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线等信息。在实地参观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家乡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进行提问。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垃圾分类”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制作环保袋、收集废旧电池等活动,在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同时促进其认知水平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2]。
(三)构建游戏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可以创设出适宜的游戏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在构建游戏情境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素材,例如:在教学《找不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小狗、小猫等进行游戏化教学,以此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开展“小狗找不同”时,教师可以先选取一个小朋友喜欢的玩具狗进行介绍,并引导幼儿进行寻找,然后再向幼儿提问:“你能从狗的身上找到几种不同的特征?”等问题,让幼儿在寻找过程中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可以多加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创设出游戏化情境,提升幼儿学习效果[3]。
(四)开展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在开展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游戏的趣味性进行把握,进而通过游戏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开展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一些色彩鲜艳的水果图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们进行自主绘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需要认真观察图片,进而从中寻找不同水果之间的色彩差异。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与观察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积极发现、探索、学习,增强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五)扮演游戏角色,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在开展幼儿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积极组织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在开展《小白兔》这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小白兔的样子展现出来,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另外,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拟表演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以自身的角色来进行故事情节的讲述,通过游戏化教学形式促进幼儿更好地理解小白兔这一角色。比如,教师可以将幼儿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扮演小白兔、兔子妈妈、兔子爸爸等角色,让各小组模仿小白兔一家在山林中开心快乐的共同生活的情景,然后在教师和幼儿们共同评选“最佳模仿奖”。通过扮演游戏角色,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们的课堂情绪,让幼儿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需要以幼儿为本,结合课程游戏化特点和理念,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能力,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为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教学平稳致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董如悦.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究[J]. 教师,2021(2):113-114.
[2] 邓先飞.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41):161-162.
[3] 陈丽银. 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策略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