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辞海》中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而幼儿童话是指以幼儿为欣赏者对象的童话,它用独特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与幼儿的心理、生理相适应的知识,其丰富的幻想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思想能力,同时,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在语言活动中有特定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般通过欣赏、分析、讲述,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各大领域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美术、音乐、健康等。在美术活动中,穿插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利用适当的故事,可以便于幼儿记忆歌词;在健康活动中,故事中的情景可以教给孩子很多道理,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童话故事以其独有的形式俘获每个幼儿的心灵,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童话故事的想象的空间里,扮演着故事中喜欢的角色。孩子们喜欢童话故事,因此我们每天给予他们适当的童话时间,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占领儿童教育的阵地,塑造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在童话故事的实施幼儿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从对童话故事的思考到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
一、删选童话故事,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童话故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易于理解和讲述的故事,这样会更适合孩子心理的发展。小班应选择情节简单,语句重复的童话故事,让他们在讲述重复简单的语句中初次感受在集体面前展现的自豪感;中班的故事可以多偏向一些拟人体童话,慢慢尝试讲述穿插一些动作的模仿和表情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因此大班的孩子更适合挑战一些复杂、抽象的且内容长一点的故事,并尝试着大胆创编故事,让孩子们在听和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
二、利用童话故事,用童话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感染着孩子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说法,幼儿阶段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这一阶段的儿童给一切物质都赋予了生命的色彩。教师要善于利用童话故事的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小羊过桥》的童话故事教育孩子们对朋友要谦让,不能与朋友发生矛盾;《龟兔赛跑》告诉孩子们不能骄傲,要学乌龟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精神……小朋友们喜欢听这些童话故事,童话中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感染着他们,他们为之动情,为之陶醉。他们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听着、乐着、思考着。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故事,就愿意与同伴分享,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示,慢慢地用自己的故事感染身边的同伴。
三、渲染童话氛围,将想像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童话是想象和现实的一种独特结合。童话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孩子对童话故事的热爱和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场景布置在活动室内,孩子们在不经意间会独自去想象、与同伴一起讲述、向老师提问等,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要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充分利用童话故事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相互评价讲述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孩子们讲述故事时语言的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的绘声绘色以及如何合理的运用成语等,这些技能会在孩子们系统的锻炼和同伴间的评价中信心倍增,取得很大的进步。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幼年的时光应伴随着美丽的童话度过。因此,要保证孩子们的每天的童话故事时间,用生动、活泼、有趣、直观,好听的故事形式教育幼儿,会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天性得到培养和开发,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