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幼儿劳动教育策略探讨
徐舍镇中心幼儿园 史徐馨
一、摘要:
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础。它将教育的全面性与劳动的发展相结合,然后培养个人成为自由和创造性的主体,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变革。
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 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劳动生活;劳动教育的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孩子在劳动过程中产生正确的劳动意识。本文对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其根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劳动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劳动教育
二、 引言: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力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身体发展和精神成长,还可以促进个人社会发展,丰富个人生活世界。然而,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不同步,劳动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劳动教育实践的内容和方法也存在简单拼凑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优化幼儿园劳动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教育家陶行知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条本土化的教育道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著名的“生命教育理论”。从陶行知的生命教育理论可以看出,劳动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生命教育理论。陶行知虽然没有直接讨论婴儿劳动教育,但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对促进婴儿劳动教育的发展应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内涵: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寻求手与脑之间的相互成长,从而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获得对事物的真实认识,了解劳动者的喜怒哀乐。”这一说法指出了劳动教育的四个目的,即手与脑的协调发展;有效加强自力更生;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同情工人的劳动。“手和大脑一起成长”最根本的核心在于陶行知“在劳动上努力”的思想。在陶行知眼中,劳动与劳动并不重视关系,而是“用心控制力量”,即“努力工作”是“劳动”的基础,强调利用劳动精神支配劳动力。由此可见,陶行知强调大脑指挥双手行动,双手驱动大脑思考,从而实现手与大脑的协调发展。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就是让人们通过劳动摆脱懒惰和依赖,实现自力更生。他批评当时中国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做得太少,成为无所事事的游手好闲者。在陶行知看来,劳动过程是获得真理的主要途径,是深入探索真理的过程。在“幼儿科学教育”一章中,孩子们观看修钟师修理和安装手表的例子生动地表达了在劳动中找到真正知识的想法。基于当时的实际国情,陶行知鼓励教师和学生与农民一起工作或工作,因为他希望培养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尊重劳动人民的成就,了解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形成正确的劳动价格值。
(二) 劳动教育的内容
“生活就是教育”是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就是关注生活。教育是教导生活需要什么。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只注重书本知识,将教育与劳动实践分离,使教育凌驾于生活之上。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习的人成为书虫,工作的人变得勤奋。没有生活的乐趣,生活将毫无意义。据此,陶行知指出,生活需要劳动,教育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就是劳动生活。在孝庄师范学校成立期间,陶行知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生活技能方面,包括做饭、扫地、洗衣等;在生产劳动力方面,包括种植、养殖和生产;在社会福利劳动方面,我们提倡“结识朋友”。由此可见,在陶行知看来,劳动教育的内容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人们所经历的生活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属性,也应该成为劳动教育内容。陶行知在《新教育》中对“实验主义与新教育”的讨论中也谈到了教育的变化:“因此,它适合过去,但不适合现在。如果我们坚持古人的规则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就无法进步。”这也说明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时代,而不是盲目地向历史学习。正如陶行知提出的劳动教育符合他所在时代的时代背景一样,当前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也应该与当前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相结合。
(三)劳动教育的方法
陶行知说,“即使一个人每天读关于劳动的书,也不能被视为接受劳动教育。”他指出,真正的劳动教育应该采取“教与做合一”的方法。陶行知在回答朱端炎的问题时解释说,“教与行合一”是教学的方法。根据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和做事方法。正如你所做的,你学习;当你学习时,你就在教学。”由此可见,陶行知认为“教与做”是一个统一体,其中“做”是“教”与“学”的主干和基础,提倡“做中学”与“做中学””。在劳动教育中,陶行知鼓励的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一旦劳动教育的内容局限于劳动书本的狭小空间,学生将很难实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也很难开展创造性工作。正如陶行知将自己的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他强调“做是知道的开始,知道是做的结果。“劳动教育需要在实践中获得、理解和反思劳动的真理,从而促进劳动的真理和实践。在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他在学校里倡导学生练习生活中所需的劳动技能,如做饭、扫地和洗衣服。在学校外,他组织教师和学生种植树木参与社会建设。例如,当耕种时,要求学生在地里做,当他们在地里学习时,老师应该在地里教学。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陶行知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劳动教育应该是“教与行一体”。
四、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幼儿劳动教育策略:
(一)劳动教育内容符合幼儿发展规律
幼儿园里有一些孩子缺乏好奇心,自制力弱,不愿意独立思考,体验感差,不积极探索,不积极参与活动。这些孩子被称为无需幼儿。随着这些孩子数量的增加,一些研究发现,纪律抑制了人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在活动中重建孩子的主体性。
针对新时代、新理念下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在设置相关教学内容时,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的意愿。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自主行为并思考他们。例如,对于一些在老师不注意偷偷倒食物、玩餐具发呆的情况下拒绝吃饭的孩子,老师应该首先调整食物的量,注意孩子的自我调节和选择能力,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饭量。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情况设置专门的课程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态度,拒绝纪律教育,或将劳动融入游戏,以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和完成某些劳动任务,并通过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建立正确的劳动意识,最后通过持续的家庭合作促进幼儿工作习惯的形成。劳动教育只有在富有的时候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设置相关教学内容,让孩子在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注重手脑结合的劳动教育
目前,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大人溺爱孩子,让他们远离劳动。他们认为,幼儿还很年轻,目前不需要特定的劳动,这导致幼儿失去了劳动机会。幼儿早期主要通过感官体验生活。阻止孩子们动手做就是剥夺了孩子们感官生活的机会。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感,这会严重阻碍孩子的认知发展。在陶行知看来,对孩子进行手脑结合的劳动教育,不仅是体力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也是创造力的培养。
(三)“教学做合一”创建趣味劳动教育活动
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也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可以“做”的工作范围。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合作,才能实现孩子的“教与做的融合”。只有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孩子们体验到真正全面的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有必要创造一个有趣的“做”工作环境,让孩子体验“在做中学”的劳动和兴趣。例如,为了锻炼孩子安排生活的能力,我们可以使用比赛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氛围中相互学习如何安排他们的生活,然后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比赛表现来指导他们。如果老师只是机械地教孩子如何组织,而孩子没有实际操作,那么这对孩子来说是抽象和枯燥的。相反,游戏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还有效地让他们学会如何组织自己的生活,这可以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劳动教育。这种“以竞争促劳动”、“以戏剧代替劳动”的形式,有效地贯彻了陶行知倡导的
“教与做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形式。当幼儿园无法为孩子提供真正的“做”环境时,家庭和社会需要在孩子的劳动教育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利用特色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幼儿园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来设计活动内容。在选择合适的活动后,他们可以根据幼儿园所在的地区条件,最大限度地创造环境。他们将把特色资源融入到环境营造中,形成完整的主题活动链条。他们会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并根据孩子当前的兴趣挖掘宝贵的活动资源,促进孩子的深度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可以创造一个场景,以节日为活动节点,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或非物质遗产传承的内容渗透到孩子身上,主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将劳动融入生活活动、游戏或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以最直观的方式感知劳动。基于幼儿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园外的活动将扩展到家庭劳动教育活动。教师将通过沟通设施明确告知家长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或及时开展亲子主题活动,引导家长教育孩子做自己的事情。然后,父母会根据孩子的性格差异,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在整个活动中,让家长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同时,根据活动设置的不同背景,幼儿园可以结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地设计社会实践活动。
五、结论:
在学龄前阶段,幼儿看待世界、生活和自我的价值观正在构建。他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比较浅,身体机能处于发育阶段,不稳定。这些恰恰为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良好的劳动素养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一方面让孩子从小接受劳动教育的影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它满足了幼儿内在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玩耍和积极的天性,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全面和谐。陈鹤琴先生认为,对孩子实施劳动教育,可以让他们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不仅是每个孩子未来立足社会的必然趋势,也与孩子的道德、智力、体力和美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陶行知先生认为,对孩子实施劳动教育,可以同时让孩子的身心发展。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脑力劳动的锻炼也得到了加强,让孩子的手和大脑得到充分的发育。从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可以看出,实施幼儿劳动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喻剑,杜学元.论陶行知的幼儿劳动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0,37(1):7.
[2]顾伟.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当下劳动教育的启示[J].生活教育,2021(22):5.
[3]佀娅琳.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生活教育,2021(16):3.
[4]杨金霞.浅谈幼儿园的劳动教育[J].课堂内外·教师版,2021,000(011):156.
[5]顾菁菁.让"陶"花在幼儿教学中绽放——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000(001):P.65-65,64.
[6]郭龄励,周丽红.走向生活的幼儿劳动教育——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2020.
[7]李瑶.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启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