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心手相连 随境而动
——基于建构区游戏活动环境构设的思考
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马倩
摘要:在幼儿建构游戏开展中,环境的构设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存在一些显性的问题。我们基于活动创新,在建构区游戏活动环境建设上做了一些优化调整。我们寄托于区角的灵活高效划分、专注于故事情节的串联、注重任务环境的带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引导,实现了高效灵活的环境构设,达到了满意的活动开展效果。
关键词:幼儿;建构游戏;环境创设
幼儿都是好动且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建构游戏活动,满足了小朋友实践动手的愿望,为孩子们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孩子们的实践能力以及生活认知能力的提升极富现实意义。开展好建构游戏,除了基本的内容储备之外,我们高度关注内外环境的构设,我们认为,依托环境,是能够起到激发孩子们主观能动性目的的,是能够形成完整活动链条,实现基于游戏的幼儿发展能力素养目标达成的。
一、幼儿游戏活动中环境创设存在问题的剖析
关于幼儿游戏活动中环境的构设,在相关设计和组织上有着相当成熟的流程和经验,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建构区游戏活动为例,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条件约束性强烈
环境创设本来就是为了服务于区角活动的,我们讲究的是大开大合。但在实际的活动组织中,反映于环境层面,过于拘束。苛刻的条件导致游戏的灵活性丧失,也导致幼儿游戏中规则太多,包袱太大,影响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导致活动开展不利影响。以我园开展的建构区游戏为例,在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小朋友用积木堆积了很高的“建筑”,这本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小朋友怎么搭建,搭建什么,我们原本不该干涉的。但实际上,我们有意识地暗示孩子们不能太高,否则会塌掉的。在示范演示中,我们也是过多的强调堆积,强调高度和稳定性,而对造型,其他维度层面考虑的很好,这就导致活动的开展走向了定向区。这是我们环境构设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显现。
(二)过于功利的目标
急功近利,过于强调目标的达成是我们游戏活动中环境构设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反映于建构游戏中,人为的因素太多,忽视了生活的本真性,过度地人工雕琢设计环境,使得环境朝着目标的方向构建,导致环境的情感性、内涵性丧失,也导致浑然天成的环境失去了稳定性,整个设计混乱不堪,孩子们无所适从,影响了环境的引导性功能发挥。
(三)呆板缺乏灵活性
这是幼儿游戏活动环境构设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多数时候,关于环境的建设,浮于硬环境和软环境存在,所谓的硬环境就是各种游戏素材及其辅助材料,软环境就是各种视觉和听觉等情感因素。在二者的组合上,想当然的时候多,照搬照抄的时候多,唯独忽视了孩子们的需求,忽视了活动开展的可操作性。这种缺乏灵活性的环境创设和组织,导致活动组织出现了混乱,也使得操作上的前瞻性不足,影响了游戏目标的达成。
二、基于建构区游戏活动开展的环境创设优化策略
(一)巧妙区角划设,塑造主动环境
结合建构区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在建构区环境创设的首要任务上,我们强调精确的区角划分。要结合整个游戏活动的开展,对大活动进行分解,形成不同的小活动组合,这些小活动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划分、组合,形成一整套流程般的游戏动作,这构成了我们的游戏主动实施环境。例如,在幼儿建构游戏“公园里的摩天轮”游戏开展中,我们提供给幼儿很多不同颜色的摩天轮组合组件。在游戏开展前,我们就整个活动的功能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划分。设置了看图区、设计区、讨论区还有建构区。特别是建构区,我们还设置有升降机组、拼合组、组装组、成品验收组。有了这些不同的区角组织,对于整个游戏的开展,孩子们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数,而且也提供给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功能区开展游戏,在发挥能力的同时,也在和伙伴的交往中,增加了知识和能力。整个活动的环境创设,让活动组织有准备、有条理、有延伸,孩子们自主投入,活动的难度得到分解,成功率增加,也增进了孩子们间的交往,这对基于建构游戏的幼儿多方面能力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二)故事情节串联,提供联想动力
在建构区游戏环境创设上,我们并不单纯强调环境的目标性,而是创造性地引入故事情境,通过故事串联整个建构区活动,使得建构所有活动内容成为游戏故事的一部分,孩子们徜徉于故事当中,发散想象,在想象的实践演绎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例如,在幼儿建构游戏“飞天火箭”中,我们首先给孩子们提供了绘本,绘本内容以浩茫的宇宙为开篇,介绍了人类,特别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探索之旅,其中重点讲到了现代火箭。我们还给孩子们播放了现代火箭发射的震撼视屏。在此基础上,我们提供了一些相关纸质组件,引导孩子们进行组装构建。小朋友用孤立的圆筒纸质组建搭建了一个火箭,用绘本里的故事来说,这样的火箭动力太小了,大的物体都飞不上天。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小火箭辅助,孩子们依着故事情境,在大火箭的旁边放上了很多小火箭。刚一开始,孩子们认为越多小火箭越好,只是随着搭建,问题逐渐产生了,小火箭越多是不是火箭越来越重?而且火箭越多,也就越复杂,越会出错,这也是故事当中发生的……一本绘本,配合孩子们的联想尝试,串联起整个简单的建构过程,孩子们也在建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合适和美的重要性,这对发展中的孩子们来说意义重大。
(三)提供任务环境,引导升华方向
在建构区游戏活动环境构设中,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任务环境。结合孩子们的建构实践情况,出于一定的目标诉求,我们有必要设置一些简单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一个基本的目标,但总体上可以结合孩子们的想象和意愿进行发散。通过特定的任务环境构设,在活动实践中实现“留白”策略的实施,以鼓励孩子们的想象和自主发挥,实现幼儿能力的发展升华。例如,在幼儿建构游戏“玉米塔”中,我们提供给孩子们国内某城市的地标建筑物图片,这个建筑物像一个大玉米。对于这个建构形象,孩子们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以此为契机,提供给孩子们很多乐高组件玩具,要求孩子们用这些组件进行构建练习。从任务要求来说,这种搭建很简单,只是在提供的图片中,有很多变换的灯光构型,这无形的让整个搭建变得有趣而又复杂,却又意外地增加了孩子们的实践空间。孩子们按照提供模型认真搭建,不时地对比图片,在颜色上做调整,有些时候,孩子们也脱离图片,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块进行组合……类似的实践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孩子们实践想象能力,整个活动也因为灵活开放的任务设置,变得境界全出。
(四)丰富素材给予,构设兴趣氛围
在建构游戏环境的构设上,我们最后强调丰富的素材给予,这种给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数量和种类上的丰富,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自由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爱上游戏,而不至于产生为难情绪;二是素材给予的启发性,在投放上遵循一种合宜的原则,做到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实践创造。这是依托材料的一种实践氛围构建。例如,在大班建构区游戏“蘑菇屋”中,我们提供给孩子们数量丰富的木板、木块以及草编穹顶等素材,我们提供给小朋友蘑菇屋的造型,要求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搭建蘑菇屋。小朋友很积极也很认真,在大家的合作下,终于搭建好了一个小巧的小屋子,孩子们还在小屋里放上了自己做的小桌子、小凳子……只是蘑菇屋看着实在太单调粗糙了,毫无可爱感。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中的这种气氛,及时给孩子们提供了彩色箔纸等素材,孩子们兴奋起来,用箔纸给自己的蘑菇屋进行了装饰。也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用提供的彩纸,自己动手, 画上了朵朵图案,然后小心地粘贴在蘑菇屋顶上,这下,蘑菇屋名副其实了!
总之,在建构游戏的环境构设组织上,我们不能脱离传统的技术路线,但在内容上,我们要秉持灵活性原则,要不拘一格,善于放大和运用各种要素,让环境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实现异彩纷呈的活动展现。
参考文献:
[1]向阳.教师科学引领 儿童自主游戏——幼儿园中班建构区游戏活动案例分析[J].湖北教育,2018(7)
[2]蔡超.略谈幼儿角色游戏区的建构——环境材料与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3)
[3]朱琴红.幼儿园建构游戏环境的创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9(4)
[4]汤庆丽.浅谈大班幼儿建构区游戏环境创设[J].好家长,2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