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涤瑕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涤瑕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1

    环科园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涛

    大树幼稚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亚敏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娜

    艺术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倩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晓燕

    宜兴市太华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烨

    宜兴市城东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徐馨

    徐舍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淑熠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洁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情兰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和桥周洁

    和桥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回归儿童学习本真

作者:潘晓燕  日期: 2023-02-15  点击: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回归儿童学习本真

——宜兴市太华镇中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在申报宜兴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后,我园教师转变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教师们较快地提升了理念,改变了行为,从根本上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回归了儿童学习的本真。

依据我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三条目标,现反思一下我园的工作:

一、 从理念到行为,明晰课程游戏化意义

自成为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后,我园为教师提供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机会:每月专家来园,带领教师研讨幼儿游戏;每学期与无锡市机关幼儿园交流“课程故事”;多个公众号的线上学习都为教师的理念提升提供了保障。这一年来,我园教师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一)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

“共读经典”是我园依据第二步支架采取的措施之一。园部为教师提供《聚焦式观察》、《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等书籍,教师通过个人阅读——小组研讨——大组反馈,对共读的书籍进行交流,以此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

(二)有打破原有固式的行动

一年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在改变。他们学着放手、学着从儿童的视角来建构课程、他们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会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会收集身边的低结构材料来引发孩子的学习……他们开始习惯审议和研判,让各项活动更能体现游戏精神,也更具有学习价值。如:班级的主题墙,从整齐划一的美术作品、个人照片秀变成了一面面“问题墙”、一张张“调查表”、一份份“表征图”,更好地让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

(三)有创新意识

当教师尝到了课程游戏化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的甜头后,就更愿意在各项活动中进行更多、更优、更好的创新。比如:每学期的家长会,教师一改以前千篇一律的读稿式、理论化的说教模式,而是将孩子游戏中的行为组成一个个案例讲给家长听,分析孩子的行为,告知家长需要支持的策略。再观家长,他们也从以前玩手机的会议模式变成了专注倾听、认真思考的合作者。

二、 从单一到多样,重塑课程游戏化方案

我园的课程从单一的《幼儿园综合课程》到多样的X课程,随着教师不断地

审议和调整,X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丰富,这些课程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学习特点,满足了幼儿学习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多的新经验。

   1.生活课程。我们梳理了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生活环节,每月对一个生活环节进行集中研讨,从研讨的现场来看,教师开始关注幼儿自主参与的方式、

关注幼儿表征的能力、关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幼儿的发展来看,他们开始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习惯用表征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某一件事物的看法。如:我园的自主签到,依据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幼儿签到的方式也各有特色。小班从简单的插晨检牌到表格式贴图案再到用喜欢的方式打招呼;中班从主题式到游戏化签到;大班从个人到集体的统计等等,这些多样化的签到方式让幼儿每天来园充满欢喜。又如:我园的自主早操,除了保留以往的让幼儿自主选择音乐、动作,今年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因为本届大班的孩子在中班的时候看过哥哥姐姐的自主早操,他们有了自由组队、自主选材的经验,所以孩子们一改以往从班级到班联,直接就开始了班联联动。

   2.畅游日活动。每学期,老师会带着孩子们依据主题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畅游日活动,从环境布置到游戏内容的选择,都是孩子们商量决定。我园的畅游日《茶博会》《大自然的色彩》《西游之旅》《毕业畅想日》等都受到了家长、幼儿的一致好评。本学期我们还在此基础上,增加《智慧的中国人》《喜气洋洋迎新年》两个畅游日活动。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游戏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自然课程。今年我们成功申报了无锡市规划课题《利用山野乡遇资源的幼儿园自然课程项目学习研究》,此课题是结合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就是活教材”的理念,以项目主题的形式来开发和呈现幼儿园自然课程。教师创设机会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引导幼儿遇见园内、园外的农村自然资源,进一步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的兴趣,继而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甚至带动家长进入幼儿园的自然课程探究中,以此来改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发挥园所在乡镇自然课程项目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农村教师改变课程观、教育观,提升他们对自然课程项目的开发、组织和实践能力。

   三、从制定到落实,改造课程游戏化环境

   环境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因素,我园根据实施的需要,对幼儿园活动的环境进行改造和调整,从室内到户外、从显性到隐性,努力打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环境。

  1.户外环境。我园这学期根据幼儿园现有的空间资源、地貌资源、设施资源、材料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整体规划,设想将幼儿园打造成具有自然特色的幼儿园,年底前完成。希望打造后的户外环境既能满足幼儿的体能动作发展的需要,也满足幼儿的艺术创造、社会交往、科学探索等方面发展的需要,既有幼儿经验获得的连贯性又有幼儿经验获得的整体性。

  2.室内环境。一个好的室内环境对幼儿和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导下,我园的室内环境重视认知、情感、审美、社会性、学习品质等多个维度。小班的室内环境重点在于物理空间上的安全与心理空间上的温馨;中班的室内环境在于刺激丰富、人际吸引、材料多元;而对于大班的室内环境,重点在于认知、情感、学习品质等多个维度的复杂性、挑战性、冲突性、多元性。老师们始终把握着“环境的核心要素”,那就是刺激儿童的发展而非展现教学成果。

  一年的课程游戏化建设,为幼儿园的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让幼儿园课程实施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但同时,我们在实施中,仍有许多不足:

1.幼儿餐后的自主散步,教师在放手的同时,却没有较好的策略帮助幼儿养成自主时自律的习惯。

   2.教师无法将幼儿的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描述,观察的能力以及记录幼儿行为的撰写能力还需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