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朱涤瑕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朱涤瑕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1

    环科园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涛

    大树幼稚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亚敏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娜

    艺术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倩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晓燕

    宜兴市太华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烨

    宜兴市城东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徐馨

    徐舍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淑熠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洁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情兰

    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和桥周洁

    和桥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论文:运用多元表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探索

作者:陈亚敏  日期: 2023-02-13  点击:

运用多元表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探索

摘要:

表征是幼儿用绘画等特有方式表达自己思维的一种形式,表征能有助于幼儿梳理经验、表达自我,对幼儿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以绘画表征、数字表征、图标表征、符号表征四类表征为重点,阐述了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时,引导幼儿运用多元表征实现深度学习的路径。

   

关键词:

多元表征   深度学习   路径

 

正文:

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中将表征视为语言符号生产、建构并帮助大众理解、交流意义的意指实践过程。王剑在《表征:意义的生产与争夺》中提到:表征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或有意义地表达这个世界。在儿童的文化里,语言、文字等表达方式还没发展到一定水平,因此,他们更擅长用绘画、符号等特有方式表达自己思维,即幼儿表征。

表征可以分为语言性表征与非语言性表征,非语言性表征包括动作、手势、表情、符号、图像等。幼儿的表征形式受到其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的限制,略显稚拙。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从感知运动阶段向抽象思维阶段发展,必须依靠表征活动。因此,表征对于幼儿思维发展的价值不容小觑。

深度学习是一种高结的思维形式,结合“深度学习”的特点:问题为导向浓厚的兴趣自主的态度持续的探索多维的互动及时的反思多样的评价,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中,应该鼓励幼儿运用绘画表征、数字表征、图表表征、符号表征等多元表征形式,进行经验梳理与思维进阶,让深度学习在表征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

一、善用绘画表征,内隐思维外显化,自主游戏更投入  

陈鹤琴先生主张: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计划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目的性、主动性与投入性。

例如建构游戏前,先让幼儿用绘画表征想要建构的作品主题,即建构游戏计划。在游戏中,孩子可以结合自己的计划图进行搭建、修改、完善,既增加了建构的目的性,也有助于将作品建构得更加丰富。在计划——建构——调整——再建构的过程中,孩子内隐的游戏动机通过绘画表征外显,有助于教师进一步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用绘画表征来制定游戏计划,不但能让幼儿在游戏前先学会思考,想好去哪里玩、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建立计划与行动之间的关联,初步形成计划意识。同时,游戏计划还能作为游戏交流的“凭证”,让幼儿将内心关于游戏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游戏更加自主,同时,孩子玩游戏也将更投入、专注,更让游戏评价更有效。

二、巧用数字表征,抽象思维具象化,科学探究更深入

除了绘画表征,数字表征也是幼儿常用的表征形式,尤其是中大班。数字表征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数学、科学能力的发展。

例如探究游戏“香橼大王”中,以幼儿园里的一棵香橼树作为游戏资源,幼儿开展了测量树高、测量树围等游戏,并以数字表征的形式记录测量结果,让科学探究有迹可循。在此基础上,秋天一树的香橼果再一次激发起幼儿探究的兴趣,他们将摘下的香橼果一一称重,并想评出最重的“香橼王”。从利用衣架、天平、跷跷板等进行两两比较测量,到利用电子秤进行精确测量比较,难度逐步增加,数字表征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用数字记录重量,而是涉及到编号。孩子自发用数字给所有香橼果进行编号,再一一称重记录,最终评选出最重的“香橼王”,数字表征贯穿于整个游戏的始终,孩子的抽象思维借助数字表征具象化,他们的探究也更加深入。

数字表征不仅仅能用于科学类、益智类游戏,更可以用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例如签到环节,大班幼儿可以用数字记录到园时间等。数字表征发展的不仅是思维能力,更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

三、活用图表表征,浅层思维高阶化,一日生活更高效

图表本身就是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工具与方法,属于高阶思维,经常用于解决数学问题、分析信息数据等,看似很有“高难度”的图表,实则也能成为幼儿的一种表征形式。

幼儿的图表表征虽然略显稚拙,但是活用图表,能让幼儿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思维进阶,由浅层的具象思维向高阶化的抽象思维发展奠定基础。如班级里常见的气象角,每天由幼儿记录天气、气温等,进入中班下学期或者大班,应及时加入图表统计,将一个月的气温记录,并用折线图表征,分析气温变化;将每个月下雨的天数统计出来,分析雨季、旱季等。

除了气象角,一日活动中还有很多环节可以运用图表:签到墙加入图表表征,统计每日缺席人数;区域加入图表表征,统计每月最受欢迎的游戏区;自然角加入图表,比较、统计植物在阴处、阳处生长高度的不同。总之,图表表征的灵活运用,能让幼儿的一日生活更加高效,同时,思维发展不断进阶。

四、妙用符号表征,个体思维群体化,同伴互动更多维 

幼儿园时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而同伴互动是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因幼儿语言发展、文字识别水平限制,同伴互动的方式也相应受限。而符号表征作为孩子间能相互看懂的交流形式,能让个体思维群体化,同伴互动更加多维。

例如,在“故事大王”评比中,如果评价的主体仅仅是老师,那么这个活动会缺失很多价值;如果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孩子又会因词汇量有限,故事评价仅仅在“好”与“不好”之间选择。这时,妙用符号表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与幼儿商讨成为“故事大王”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如声音响亮、故事连贯、生动有趣等等,每个条件中,幼儿可以用商定的符号进行打分,如☆、▲、、×等等,最终统计出最终得分,评选出实至名归的“故事大王”。

除了一些评选活动,在幼儿出现争执、争论,需要用投票来解决问题时,符号表征也是很好的方式,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投票,最后根据投票数量选择最符合全班大多数孩子意愿的选择,既民主,又集中,幼儿的自主性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绘画表征、数字表征、图标表征、符号表征,看似割裂的表征形式,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被幼儿混合使用,不论是单一使用,还是混合使用,只要能满足幼儿发展需求、有助于幼儿思维发展,那么,这些表征就都是有价值的。教师则应该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善用、巧用、妙用、活用多元表征,让幼儿的深度学习在运用表征的过程中自然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央波.中班幼儿数学表征能力的优化路径探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104

[2] 王剑.表征:意义的生产与争夺[J].汉字文化,201705

[3] 段文洁.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与表征”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 王小英,刘思源.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0年(1

[5] 郑黎丽.“六度”探究:幼儿深度学习应有的姿态[J].教育导刊,2019

[6] 陈秀眉,陈婷芳.以场景化课程主推幼儿深度学习[J].教育导刊,20196下)

[7] 高甜,王海英.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J].早期教育,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