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开心果》教学设计
作者:蒋燕妮 日期:
2025-04-09 点击:
次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做个“开心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寻找“开心果”和评选“开心果”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开心的情绪,并学会带给他人快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的能力,以及帮助家人和朋友化解消极情绪的能力。
3、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开心果”的含义,认识到幽默、真诚助人、赞美等特质可以成为带给身边人快乐的源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学会寻找和发现身边的“开心果”。
难点:培养学生成为“开心果”,学会用幽默、真诚和赞美等方式带给身边人快乐。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素材。
2、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便签纸等。
3、学生分组材料,用于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开心果’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即能带给身边人快乐的人。
(二)讲授新课
1、寻找家里的“开心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谁是自己家里的“开心果”,他/她是如何让自己感到快乐的。通过学生的分享,教师总结出“开心果”的特质,如幽默、快乐分享、真诚助人等。
2、寻找班级里的“开心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班级里的“开心果”,并分享他/她的开心故事。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并认识到真诚赞美和助人也能成为带给身边人快乐的源泉。
3、评选最最“开心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笑话比赛,看谁讲的笑话最能逗乐大家,谁就是班级里的最最“开心果”。通过评选活动,让学生尝试为他人带来欢乐,增强成就感,激发学生去做个“开心果”。
(三)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情境问题,如“当你的朋友不开心时,你会怎么做?”“你的家人因为工作忙碌而感到疲惫时,你会如何安慰他们?”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做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开心果”不仅要让自己开心,还要带给别人欢乐。同时,鼓励学生争当“开心果”,用幽默、真诚和赞美等方式为身边人带来快乐。
五、板书设计
做个“开心果”
1、寻找“开心果”(家里、班级)
2、评选“开心果”(笑话比赛)
3、做个“开心果”(幽默、真诚、赞美)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开心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评选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开心的情绪,并学会带给他人快乐。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