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行》教学设计
作者:蒋燕妮 日期:
2025-04-09 点击:
次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能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培养“我能行”的积极心态。
2.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具体事例表达“我能行”,掌握克服困难、增强自信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体验、小组讨论、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学会自我肯定与相互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学会用行动证明“我能行”。
难点: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含图片、视频、音频);
2.“我能行”任务卡(如“我会系鞋带”“我能帮妈妈扫地”等);
3.学生课前准备一项自己擅长的技能或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小故事大道理
1.播放动画《小马过河》,提问:小马为什么一开始不敢过河?后来为什么成功了?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相信自己,勇敢尝试,就能发现“我能行”!
(二)活动探究:发现“我能行”
1.“优点大发现”游戏
o学生轮流说出自己的一个小优点或小本领(如跳绳、画画、整理书包)。
o教师引导用句式表达:“我在……方面能行,因为……”。
2.“挑战小达人”实践
o分发“我能行”任务卡,学生分组挑战任务(如叠衣服、拼七巧板)。
o成功后贴上“笑脸贴纸”,分享感受:“我一开始……后来……我终于成功了!”
(三)情景辨析:困难面前怎么办?
1.播放情景剧:
o情景1:学骑自行车时总是摔倒,想放弃。
o情景2:数学题不会做,急得哭起来。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3.教师总结方法:
o对自己说“我可以再试一次!”
o向他人请教或合作完成。
(四)拓展延伸:传递“我能行”能量
1.制作“自信能量卡”
o学生在卡片上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如“今天我能自己整理书包,真棒!”)。
o将卡片贴在班级“能量墙”上,互相点赞。
2.家庭任务:
o回家完成一件“我能行”的事情,并请家长拍照记录,下次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我能行》
发现优点 → 勇敢尝试 → 克服困难
👍 💪 ✨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与自信心表现。
2.通过“能量墙”卡片和家庭任务反馈,评估学生是否将“我能行”心态融入生活。
七、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课堂实际生成,重点关注学生是否从“不敢”到“敢尝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