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淼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淼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白勤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雅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语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心怡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燕妮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春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1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静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雪竹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琦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教学反思

作者:吴洁1  日期: 2025-04-09  点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教学反思

    本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教学中,整体目标达成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教学成功之处,导入环节通过贴近生活的家电推荐情境,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出“中国制造”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一让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寻找“中国制造”,并结合疫情期间口罩出口数据、苹果手机利润案例等,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同时也认识到当前制造业面临的利润低等问题,为理解“中国创造”的意义做了良好铺垫。活动二则借助华为、南仁东等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创造”的力量和创造者的精神,较好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制造商利润低的原因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讨论不够充分,可能是提供的引导和背景资料不够丰富。对于“中国创造”相关内容,展示的案例多集中在科技领域,行业覆盖面较窄,限制了学生对“中国创造”多元性的认识。在探讨少年儿童能为“中国创造”做什么时,学生的思考方向不够明确,缺乏更具体的引导。
    后续教学中,我会提前准备更详实的资料,如产业链分析图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造业问题。拓宽“中国创造”案例范围,纳入文创、农业创新等领域内容。在引导学生思考自身行动时,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如“从日常学习习惯角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更有方向地思考,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