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淼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淼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白勤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雅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语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心怡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燕妮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春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1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静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雪竹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琦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健康看电视》教学反思: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媒介素养

作者:宗杨  日期: 2025-04-07  点击:

《健康看电视》教学反思: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媒介素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健康看电视》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媒介素养教育必须立足儿童真实生活,通过情境创设、互动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建构正确的价值观。本次教学以"健康看电视"为主题,我尝试通过四个板块层层推进,现就教学实施中的得失进行反思。

一、情境化导入激发学习内驱力

谜语导入环节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当"电视机"谜底揭晓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发出会心的笑声,这种生活化的开场迅速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在展示电视机发展史的图片时,我观察到学生们对老式电视机表现出极大好奇,这为后续讨论"电视与生活"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若能在这一环节增加一两个学生家中的老电视故事分享,或许更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辩证思维培养的实践探索

"宝盒探秘"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电视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推荐节目时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但在讨论节目筛选标准时,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家长不让看"的被动认知层面。这说明在价值观引导上,需要更多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内在判断标准。下次教学可增设"节目分级"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分类理解内容选择的依据。

三、健康习惯养成的实践创新

调查研究板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创设"妈妈的唠叨"这一生活情境,成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讨论"沙发里的土豆"现象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专业术语"电视眼""电视颈"表现出浓厚兴趣,这提示健康教育可以适当引入医学术语,增强科学性和权威性。调查问卷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但现场填写时间稍显仓促,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反思自己的看电视习惯。可以考虑将问卷改为课前调查,课堂上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四、行为指导的生活化转化

孙医生的建议以专业视角强化了健康看电视的要点,但纯知识性的讲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吸收效果有限。教学后发现,将建议转化为"健康小贴士"儿歌的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朗朗上口的韵律帮助学生记忆要点。在课后践行环节,可以设计"家庭健康观影日"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实践课堂所学。

这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要避免简单说教,而应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建构认知。未来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化"的教学策略,让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