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关注核心素养,突出生本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道德与法治》读后感
闵迪
由李晓东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道德与法治》一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读完此书,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更深一层,更好地理解此次课标的主旨内涵,要“关注核心素养,突出生本特点”,其实本质在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人翁”,关注学生多重核心素养的发展。
不难看出,新课标的逐步落实,使道德与法治课程从“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探讨”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可以在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充分地消化我们所讲的内容。在新课标下,如何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功能?怎样在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发积极的探究动机、团队合作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氛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道德与法治》中指出,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式”,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正面情绪经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我们大多教师在运用新课程标准时,重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独特优势,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采取了内容的规范和活动的建议,使教师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权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道德与法治》认为,我们教师要更为关注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首要内容,与以往的教学目的相比,以知识为首要,这反映出当今时代,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要注重培养和培养学生的做人品质。结合此书,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尊重,激发积极的探索性学习,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其次,要强化课堂互动合作,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等,多元化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在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中心,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道德与法治》一文中不难看出,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发挥“教”和“学”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让课堂回归,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