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冷静期,处理事件的钥匙
朱琦歆
2020年,民法典中一条“离婚冷静期”的法律条文成为热议的话题,不只是在男女关系中,在生活中,或许任何一段关系的处理都需要一段冷静期,同样也适用于对学生的教育。冷静期,并不是对孩子的错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极大的信任,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冷静期,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的借口,而是一种自控力的考验,锻炼孩子能够对情绪进行自我的消化和解决;冷静期,更不是对孩子情绪的忽视,而是一种平等看待的尊重,尊重孩子拥有情绪,让他们自己感受各种情感的滋味……
还记得开学初的一件小事,让踏入教坛不过几年的我感受到冷静期对于学生的教育、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更让我意识到,适当的给予孩子一些冷静的时间和空间,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教育方式。
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十一点半,听着办公室外学生们的玩闹声、吵嚷声渐渐减弱,走廊渐渐恢复宁静,午休时间到了,我看看时间,走出办公室门,走向教室。每个周五中午的这个时间段,是孩子们最欢喜的时刻。他们吃完午饭,打扫完教室,在紧凑的学习生活中难得能够拥有自己的时间。因为在这一天,我允许他们在这段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作业计划,写写作业,或者自己阅读爱看的书籍,因为这二十分钟弥足珍贵,所以大部分孩子们总是安安静静,要么自己完成作业,要么认真阅读书本。
我一边走去教室一边想着要告诉孩子们的阅读小贴士,“你干嘛?”突然一声响亮的叫喊声打破了整个走廊的宁静,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走廊尽头的那个教室瞬间炸开了锅,这不就是我们班吗?午休的时间不好好休息,这是在做什么?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腔怒火,于是我加快脚步,火急火燎地赶到班级的后门。
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那声大喊的“罪魁祸首”正怒目圆睁瞪着隔壁桌的班长,眼中噙满了泪水,满是愤怒,气得仿佛是要将自己的同学用眼神把他吞进肚子里,肩膀一耸一耸,“哼!哼!”鼻子中还不停地喘着粗气,看到这个紧张对峙的场面,我的火气暂时被抛到了脑后,生怕他们俩再起什么争执,急忙拉开了生气的男孩。
“老师,他被班长记名字了才这样的!”“老师!老师!他还说班长是个不讲道理的‘武则天’!”“他说要班长下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数落着那个男孩的“罪”;“他又生气了,总是这么夸张。”“就是啊,真没必要。”有的同学议论着这件愉快时光中的不愉快插曲,眼看着教室越来越吵闹,孩子们越来越将注意力从原本的书籍中转移到这件事上,我心中大喊不妙,该如何处理?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呀?
那个男孩听到议论后拳头越攥越紧,好像要爆发了,于是我选择先将事情的热度压下,给他,给大家一段冷静期。我环顾教室,瞧见教室后排的课代表正专心致志地阅读着手中的课外书,于是,我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我要表扬一个同学,你们回头看看,我们的课代表在做什么?”同学们纷纷回头,看到课代表不受大家的影响,正认真地在看书,不用我多说,他们便陆陆续续回到了座位,安静了下来。
二、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这时,我再次看向那只气鼓鼓的“小河豚”,他不知是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地坐回了位置,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生气,但是他没有继续站着质问班长,而是看着自己的桌面,看起来是在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小心地、小声地不断深呼吸,生怕自己的大声吵到别人。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我知道他小小的内心一定也在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想,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强行使用批评和指责去打破他的小世界,或许只会加深他的自责,其他孩子们看到老师的立场,会不会用稚嫩却伤人的话语来继续伤害他呢?这一次是这个孩子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如果下一次是另一个孩子呢?所以,我在等,等他冷静下来。
“丁零零”,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下课休息了,我特意朝着那个男孩的方向望去,刚好与他怯怯的眼神撞在了一起,我知道是时候了,便冲他招招手,示意他到外面的楼梯上去。“小A,今天中午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发了这么大的火呢?”我缓和着语气询问他,“今天中午我只是在跟旁边的同学讨论问题,她就把我的名字记下来,还说要扣掉我的小红星。”原来是纪律问题,小A做的并不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自然觉得委屈,可班长管理纪律是她的职责所在,因此才起了争执。
“小A,你是觉得班长记下你的名字你非常委屈是吗?”他默默地点了点头,为了弄清记名字的公正与否,我把班级的纪律委员叫到跟前:“小A讨论题目的声音确实是有些大声,所以班长才会记下他的名字的。”“小A,班长记下你的名字不是因为你不在学习而是因为你可能影响到了别人,所以她并没有针对你对吗?”他点点头,“你看,你因为生气说了班长那么多不好听、会伤心,对吗?”小A低下了头,小声说了一句:“嗯。”我看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于是接着说:“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吗?”
为了及时了解教育效果,我跟小A交谈完之后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在教室后悄悄观察着小A的举动,他步伐缓慢地挪到班长的座位旁,看起来手足无措,耳朵红透了,凑到她的面前小声地说了一句什么,看到班长的嘴型,我知道了,他说了一句“对不起”。
上课铃声再次响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我相信孩子们都能够正确看待中午的小插曲了,于是我再次提起:“同学们,你们每个人在和别人相处时,总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产生摩擦,但是不冷静地说出不礼貌的话语伤害别人是产生摩擦之后最不可取的态度,当你很生气的时候,可以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做其他的事情,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可能有些难度,但是我们一起试试,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其中,我听到小A回答的最为大声。
三、芳华深灼,砥砺深耕
在这段小插曲过去之后,我总是在课间悄悄竖起耳朵“偷听”孩子们的对话,小A还是会与同学因为小事争论起来,每次说到情绪激动之时总是忍不住提高音量,但没过一会他的声音又会戛然而止,我好奇地抬头一看,原来是他用自己的小手把小嘴给捂了起来。
“我想了一下自己要说的话,为了不让自己说出不礼貌的话语,我把自己的嘴巴捂起来冷静一下。”看到他滑稽可爱的模样,我不禁思考,孩子们的年龄已经到了十字开头,如果当初我还是选择采用批评、谴责的方式来分清这件事情的是非对错,不给他时间冷静思考,他还是会如此认真地听取我的意见吗?我想不是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判断正误的能力,如果一味的批评,可能只会换来“老师并不了解我,我不愿意听她的意见”的叛逆心理。
四、以爱育人,守护花开
正如泰戈尔所说:“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应当是在一个以人的爱为指导精神的天地里。”教师是学生成人道路上的参与者、教导者,但从来都不是领导者、主宰者。孩子的情绪,我们有时可以去引导,可以去帮助排解,但是更多时候,已经慢慢长大的他们,更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短暂的冷静期,让他们可以躲藏在自己小小的情绪世界里抽丝剥茧,思考出自己的答案。
而教师在这个时候只要静静的等待,等待花开,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孩子愿意分享内心想法的时机。给他一个冷静期,让他获得应该有的尊重;给他一个冷静期,让他获得自我纠正的机会;给他一个冷静期,让他获得自我反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