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如何进行低年级的《读本》教学
——观顾心怡老师执教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感
一、立足儿童立场
顾心怡老师执教的这节读本课,始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习在场。
首先,在导入环节,通过一个扣扣子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迅速引入主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小迷糊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顾老师通过创设故事小馆、红色影院、无人超市、好人广场这四个主场景,通过故事讲述、视频播放、头脑风暴、情景辨析、自主思考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个人层面的品质有机串联,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并能在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好品质。
二、挖掘教材深度
在故事小馆这一环节中,《读本》教材中出示的布茹玛汗·毛勒朵的故事较为简单,如果仅以教材中的材料进行教学,学生对人物的爱国精神不能很好地领会。顾老师不局限于教材,查阅了关于布茹玛汗·毛勒朵的资料,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她的行为中包含的浓厚的爱国情感。同样的,在红色影院中,顾老师以视频的方式展现了当代愚公黄大发的事迹,比教材上简短的文字更直观、具象。
三、拓宽思维广度
顾老师的读本课堂,基本上每个环节都巧妙地贯穿了“知情意行”的学习链。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有一些概念,至于如何去践行,还需要老师多引导。因此,顾老师在执教本课时,通过创设情境体验、设置两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点与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每个环节之中,都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让读本课堂不仅停留在好看、有趣的层面,而是能够切实地让学生进行有意义地思辨,也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提升课后效度
《读本》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应该把课内外有机联动起来。顾老师在执教本课时,还布置了“小扣子行动”的课后任务:继续开展“小扣子”行动,从生活小事做起,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好品质。这一课后任务的布置首先是契合本课的主题,其次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将课堂上学到的落实到行动中去,进一步践行核心主义价值观。
对于小学生来说,将他们的日常行为一定要拔高到这四个层面的高度,似乎有些不切实际。那我们能不能让学生搜集家风故事呢?或是家风家训之类的,将课堂学习与自己的家风传承联系在一起。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提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局限于课堂,还在于家庭和社会,所以,在设计课后任务时,我认为可以适当扩大一些范围。
《读本》这门课程,我认为在教学时一定要突出它的思想性、政治性,如何将博大精深的理论转化为三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顾老师的课堂非常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