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
——论文评析
整个论文的框架很不错,四个小标题:设置小情境,厘清大概念;说好小故事,传递大道理;融合小学科,建构大课堂;迈出小课堂,走向大思政;围绕着论文题目“以小见大”进行论述,有理有据,最终实现让小学生习得大智慧,让小老师成为大先生,让小课堂指向大思政这一目标。论文的切口小,落地实,从小处入手,于小处着眼,让学习这篇论文的老师能够有抓手,好入手地去学、去做。文中引用习语金句来进行论点的支撑,具有说服力。特别喜欢的一个观点:课堂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故事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作者用了很多课堂教学的实例来支撑论点,让论文的观点更具实践性,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有代入感,更好地理解作者提出来的一些观点。
摘要的作用是快速了解论文的内容。文章中的摘要,前半部分讲的是《读本》的意义、作用,后半部分我建议加入用怎么样的方式、手段来让《读本》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就是在摘要中直接给出论点,会让摘要更清晰。论文中理论支撑略显单薄,每一个观点下面,如果能加入一些理论依据来阐述观点,再结合教学中的实际例子,这样文章专业性更强,也更有说服力。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不够新颖,如“融合小学科,建构大课堂”中提到将《读本》与《德法》、《语文》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接着列出了一个表格来梳理出《读本》可以与其他学科中的哪些课进行融合,德法课与读本课是互相补充的教材,这一观点,我们都是了解的,作为读者的我,更想看到的是,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具体是怎么进行教学融合的。在第二点中,作者用了六年级法治专册中的例子来说明“说好小故事,传递大道理”这一论点,论文主要说的是让《读本》教学有知有味,我感觉例子最好还是用《读本》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