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淼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淼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白勤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雅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语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心怡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燕妮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春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1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静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雪竹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琦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力(1)

作者:郑雪竹  日期: 2024-04-11  点击:

   1、情感共鸣,触碰心灵的柔软处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而这需要触及学生的内心。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分享一个感人的案例,当学生的情感被触动时,他们对正确行为的认同感也会增强。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理性的传递,更是心灵深处的呼唤。

    2、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评价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笔试成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组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或者设计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的多元评价,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点,还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加自信和光彩。同时,这也与我们所倡导的“网红”课堂的宗旨相得益彰,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乐趣。

    3、创意作业,寓教于乐新体验
    作业,通常是学生们最头疼的部分。但是,当《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变得有趣而富有创意时,学生们的态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法治漫画创作”作业,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与感悟;或者设计一个“道德情景剧”,让学生在编剧与表演中体验道德的力量。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摘自—德育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