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淼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淼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白勤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雅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语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心怡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燕妮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春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1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静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雪竹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琦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多种形式,让核心素养“显灵气”(蒋晨)

作者:吴洁1  日期: 2023-04-17  点击:

多种形式,让核心素养“显灵气”

                                 ——“课堂导入”的实践研究

宜兴市实验小学 蒋晨

 

课堂导入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案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微视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一贯式”情景导入法,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应拘泥于一种,而是运用多种形式,让核心素养更显灵气。

1)案例导入法

案例导入是思政课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设计案例导入法时,教师应注重两大要求:一是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合适的案例。二是要结合学生生活,巧妙设计案例。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导入。例如在《民族精神代代传》这一课中,可以以“若有战,召必回”的医疗队员导入。

2)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在课堂开始之前,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的一种导入方式。问题导入,以提问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但要注意,提问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学生思考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此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找到盲区。

3)微视频导入法

微视频导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选择时,可以选择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导者”。例如,《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中,收集班中学生家人周末的家务照片或视频,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明白家务的辛苦,激发他们的家庭责任意识。

4)游戏导入法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游戏导入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但要注意,游戏是方法,不是目的。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依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例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以“扣扣子比赛”来导入,既调动学生兴趣,又点明了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寓学于乐,落实核心素养。

5)“一贯式”情景导入法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用情景导入的方法。但经调查,教师们常使用的是多种情境体验,学生体验感不强,有浮于表面的可能。在新课标中,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分为五个主题教学。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立主题情境,随着课程的内容加深,推动情境发展,增强体验感,更感同身受地落实核心素养。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课中,教师设立穿越时空情境,跟随党走过百年风雨,了解党史的过程中,落实政治认同的目标。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起定性作用,有“首因效应”,因此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思政课也要转换角度,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基础之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让思政课真正发挥铸魂培根的育人作用。

多种形式,让核心素养“显灵气”
宜兴市实验小学 蒋晨

课堂导入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案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微视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一贯式”情景导入法等,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应拘泥于一种,而是运用多种形式,让核心素养更显灵气。
(1)案例导入法
案例导入是思政课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设计案例导入法时,教师应注重两大要求:一是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合适的案例。二是要结合学生生活,巧妙设计案例。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导入。例如在《民族精神代代传》这一课中,可以以“若有战,召必回”的医疗队员导入。
(2)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在课堂开始之前,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的一种导入方式。问题导入,以提问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但要注意,提问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学生思考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此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找到盲区。
(3)微视频导入法
微视频导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选择时,可以选择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导者”。例如,《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中,收集班中学生家人周末的家务照片或视频,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明白家务的辛苦,激发他们的家庭责任意识。
(4)游戏导入法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游戏导入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但要注意,游戏是方法,不是目的。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依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例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以“扣扣子比赛”来导入,既调动学生兴趣,又点明了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寓学于乐,落实核心素养。
(5)“一贯式”情景导入法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用情景导入的方法。但经调查,教师们常使用的是多种情境体验,学生体验感不强,有浮于表面的可能。在新课标中,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分为五个主题教学。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立主题情境,随着课程的内容加深,推动情境发展,增强体验感,更感同身受地落实核心素养。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课中,教师设立穿越时空情境,跟随党走过百年风雨,了解党史的过程中,落实政治认同的目标。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起定性作用,有“首因效应”,因此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思政课也要转换角度,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基础之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让思政课真正发挥铸魂培根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