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从问题开始,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源。所以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基于本课目标,这节课我主要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出发在课堂上创设了游戏式情境、体验式情境、辩论式情境、直观展示情境等进行教学。
接下来,我将详细地说一说我的每一个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同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课堂教学的成败优劣虽然不能说取决于导语的好坏,但是可以说精彩的开讲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在第一环节教学中,我创设一个猜字谜的游戏情境,先出示简单的字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出示“梦”的甲骨文,这个字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再出示谜底“梦”的楷体,这是个“梦”字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模样的,引出“汉字”这个话题,这样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游戏情境创设,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唤醒了学生探究汉字的欲望,从而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探究文字起源,感知祖先智慧
儿童的道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第二环节中,我创设了一个体验情境,让学生穿越时光隧道,做一回原始人,来体验古人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图画记事。由于结绳、契刻、画图难度系数不大,只要老师讲清操作要求,基本能完成任务。在几次试教和省优质课比赛的课堂上,学生呈现出的状态是乐于尝试,愿意探究,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探究到了文字的起源,感受到了祖先的智慧。而且他们通过互动,猜一猜的情境体验还积极主动地探究到了这些记事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准确表达思想,汉字的产生其实就是筑梦的过程,从中激发了学生为祖先骄傲的情怀。这个体验情境,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三)了解汉字演变,感受千年不衰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在第三环节中,我是以书本上“水”“虎”为例探究汉字的演变规律,再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汉字的演变情境,让孩子们认识到汉字的发展有着千年的历史,真可谓源远流长,千年不衰,深刻领会汉字的发展正是追梦的过程。
(四)了解造字方法,体会汉字特点
第四环节中通过小游戏:认认甲骨文,说说形声字,推荐阅读《汉字的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对汉字的造字和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认识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价值。
(五)伴随时代发展,领略汉字魅力
教师如果通过情境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一个书法欣赏环节和一个辩论情境“汉字能否应对世界的挑战”,由学生自主探究深刻领会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大大激发了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感。
最后以“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梦想,那我们青少年呢?”这一追问,立足探究,纵向深入,从文字表面直指“背后”,触及文本组成的最核心部分,让孩子们混沌的童心渐渐走向豁然开朗。再出示习总书记的寄语,让学生为实现梦想脚踏实地,从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用好汉字做起,充分认识千年不衰的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价值,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
整堂课以“汉字——中国梦”作为线索,找准教材中最适合学生思想成长的 “生长线”,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丰富、浓厚、深刻的内容,追求教育理念的深刻,文化功底的深厚。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我这一堂课的教学环节的浓缩。整个板书就像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而“千年不衰的汉字”是树的主干,“变化的”、“规律的”、“工具的”、“艺术的”、“中国的”、“世界的”这六个词语是树的枝干,展现了汉字的特点,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古老汉字顽强的生命力,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深刻领会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激发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感。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结合认知理论,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