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相长 建构道法课堂新样式
花不语,风却懂,书无声,润心田!捧起《课例式解读道德与法治》一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如何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关系?”这一篇章中“教学方式是进行教学设计、推讲教学流程以及检验教学效果的理念、方法、策略等的统称。对于课程内容而言,教学方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具体形式……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对于课程目标的调整,为这些具有探索性质的创新提供了根本依据,使得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探索的根本导向。这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形成新形态、探索新模式的重要落点,也必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更好实现提供更加丰富的形式和更为高效的经验与策略。”
渐渐地,脑海中浮现出“教学相长”这个词,我构想“教学相长”的课堂模式,就是教师要加大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加大对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课程教学。要顺时代、融学科、促实践,这样的思政课使教学有更高的理论深度、更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同样,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生们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思考问题,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与提升。“教学相长”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使传统的平面化教学拓展为现代立体式教学,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浇花浇根,育人育魂。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为思政教师的我们要厚植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以真心换真情,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思政课成为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