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淼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淼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白勤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雅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语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心怡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燕妮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春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1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静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雪竹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琦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眼中小世界,心中大集体

作者:丁语  日期: 2023-02-13  点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小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小世界,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集体。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怎样才能把几十个“小世界”统一成一个班风优良、团结进步、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呢?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而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才能把这些多彩的“小世界”统一成为一个凝聚力强,拥有良好班风的“大集体”。
一、“团结就是力量”——树立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几十个“小世界”,里面有几十双不同的眼睛,有几十种多彩的个性,还有丰富的思想和多变的情感……如何把这些多彩的“小世界”统一为一个拥有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大集体”呢?我觉得首先应建立健康的集体舆论。班集体的舆论是衡量班集体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健康的舆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帮助每名学生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品质和克服不良作风。班集体的舆论还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使每个成员按健康舆论要求,不断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言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先人后己等高贵品质。
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就以晨会班会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在明辨是非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制能力。 同时,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班上开展了文明少年行为规范活动:每天多一点微笑(每天给父母、给老师同学、给其他遇见的人。); 每天多一份快乐(“捡起了一个垃圾,你就拥有了一份快乐!”);每天多一份责任(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参加劳动都是我应该做的!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 每天多一次帮助(帮助他人,每天让我的心中开出一朵小花!);每天多一个问号(在学习上、课堂上学会提问。);每天多一点包容(别人比我强,为他高兴;我比别人棒,应该虚心。); 每天多养成一个好习惯(“四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正确的写字姿势。);每天多一份自信(相信自己会努力地争取,相信自己会获得好的成绩!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别人!)。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班级建立了健康的集体舆论,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巩固和发展了班集体。实践证明,集体舆论的建立对一个班级的稳定,以及良好班风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合理的制度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有两个最关键的词语:一是“民主制度”;二是“自我管理”。这两者是相互牵连的。合起来就成为:建立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前提的民主制度。真正有意义的管理智慧,是从“规范管理”走向学生的“自我管理”。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世界”,拥有各自小小的能量,班主任惟有把这星星点点的能量聚集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这就要求班主任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势,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心创建起“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人人参与班风建设”的班级管理机制。
每次新学期开学,一走进教室,总是这样一副场景:桌子歪歪扭扭,地上纸团满地,值日生呢?拿着扫帚围着教室乱跑。为此,我对他们进行了无数次教育,但每次最多坚持3天,最终又恢复了原样。自以为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他们能够各尽其职,但总有同学会偷懒不做。其实,究其原因,不是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不会做值日,而是我没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和管理,所以导致了“人人有工作,但人人不工作”的状况发生。
本学期刚开学,我就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常规评比条例,包括:1佩戴好红领巾。2.早读纪律好,学习气氛浓。3.班级环境保持整洁优美。4.队伍集合做到快、静、齐。5.做眼保健操时要闭眼,按准穴位,认真做好。6.课间纪律好,不大声喧闹,不追逐打闹,不在楼梯上玩。7.课间准备好下节课的东西,排好桌子,擦干净黑板,整理好讲台。8.放学将桌肚里面的垃圾清理干净。9.放学后关闭教室电灯、关好电脑。我在这九项工作的后面都标上了得分,满分100分。由于是小组竞赛,为了便于管理,我一共分了八组,每组每一项工作的后面都有负责同学的名字。此项评比一出台,班里的反应及收得的成效令我满心欢喜。以前总有学生不戴红领巾,现在有了监督员,即使有同学忘带了,监督员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让这名同学戴上红领巾;以前早上没有老师进教室,教室里就乱成一团,现在有了监督员,一大早就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以前教室里的桌子总是歪歪扭扭,地上纸屑满地,班级卫生状况堪忧,现在组员们都能认真做好值日,将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以前做眼保健操时总有同学睁开眼睛,现在有了监督员,总能第一时间提醒、督促睁眼的同学;以前,去专用教室排队是最头疼的事,现在有了监督员,大家排队自觉多了……
为了更好地激励他们,每天的晨会课上,我都会将前一天值日小组的得分以及组员的具体得分向全班同学汇报,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对工作做的不到位的同学提出一些建议。每周,我还会评出班级常规管理优胜组,并从优胜组中选出做得好的同学,向家长发出表扬短信。
看着现在秩序井然的班集体,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小小的比赛,能让他们变得积极向上,关心集体,这是多少次谈话都达不到的效果啊!
三、“把赞美送给你”——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工作中,相信每位老师都能体会到赞美的力量有多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学期我给自己布置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给每天见到的第一个学生一句赞美。这样一来,那个受到赞美的孩子开心,而自己也因此带上了一份好心情。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受到赞美,我还把每个星期五定为“赞美日”,发动全班同学寻找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激励大家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往往能敏锐地发现班级中的一些不为人注意的闪光点,再加上我每天晨会都把这些事放在台面上来讲,他们自然也对此很为重视。刚开始孩子们说的都是“XX作业整洁” “XX帮助别人发作业”“XX借给别人一块橡皮”等等,一般都是围绕着班规的内容,语言也很直接、平谈,所以我就适时加以引导,可以稍微具体的描绘一下事件,久而久之,孩子们也照样进行加工,所以经常在班里听到:
“昨天,可爱的小XX钢笔又坏了,乐于助人的XX马上借给她一支崭新的笔,让她不胜感激!”
“XX在上完体育课非常劳累的情况下,拖着瘦弱的身躯,为班级搬来一桶‘救命水’,实属难能可贵!”
“今天,XXX英语和语文默写双丰收,身为组长我为他感到高兴,相信他会越来越好的!我们全体组员为他加油!”
“今天,学校举行了队列比赛,在我们全班同学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第一名,真为班级感到骄傲啊!”
……
不难看到,学生在修饰语言的同时,发掘的深度也增加了,关注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慢慢的在班内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互谦互让的风气。也渐渐地形成班级的“潜规则”:好人做好事,英雄榜上必有名。渐渐地,班上的孩子们“变”了:比赛场上,我们的啦啦队气势极壮,赢了大家欢呼雀跃,输了大家会用更热烈的掌声犒劳为班级浑洒汗水的运动员;课间男女生相处的时候,大家都谦让多了,“请”、“谢谢”不绝于耳……每个星期五也成了同学们翘首盼望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们都能得到别人的赞美。孩子们就是这样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赞美声中一天天进步,一天天成长。
实践使我懂得,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几十个学生就是几十个精彩的世界,几十个学生就是几十股蓬勃的力量,几十学生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而一个拥有良好班风的“大集体”必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并使这些愿望越来越强烈,最终成为指引他们前进的巨大动力,真正实现“小世界”的主动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