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则信其道
作者:丁语 日期:
2023-02-13 点击:
次
亲其师则信其道
——读《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在忙绿充实的假期之余,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对魏老师才算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照片中的他瘦小、精干,充满睿智与自信。再看看他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育观中透出的坚定信念、卓越远见、深邃思想、执着追求、独特风格、精湛教艺,这一切都不得不令我对他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一种敬意。他的“民主教育”理念,也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魏老师的民主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他对教师职业和学生的那份爱。他认为人活在世上能不能幸福主要是看他有没有一颗好心。因为教师可以培养人真诚、善良、美好心灵,所以他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学生的职责是学习知识,教师的职责是教授知识,学校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精心地教导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已。然而,魏老师却走下讲台,把教书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亲自体验教学过程。
魏老师课堂的突出特点是平等友好的氛围和近乎不教的教学过程。学习哪篇课文,用什么方法教,教师要和学生商量,本属于教师备课范围的教学内容,则被分解成各类知识点“承包”给不同的学生,由学生准备并交流解决,甚至于最具有权威性和保密性的测试、考试、判卷、评分等教学检测环节也完全透明化,全部由学生完成。一句话,凡是教师“份内”的事都“不负责任”地“推卸” 给了学生。这样毫不吝啬地把教师权力“下放”,颠覆了教师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姿态,其根源在于教师的学生主体观。教师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思想和能动性的个体,并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信任学生的自我教育。
这样的教学,其突出功能在于拉近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有效地改变了知识在学生心目中遥不可及的形象,将它变得触手可及。尤其教学环节的亲身参与更让学生感觉到知识就在自己手中。而教师的鼓励和信任更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大胆追逐知识,如此,学生角色则从被填塞的“鸭子”一跃变为在知识的天空翱翔的“雄鹰”。这一转变,伴随着深刻而强烈的心理换位,蕴藏着极大的学习能量,它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学习的能动性和可能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自己的学习能力又在此过程中得到肯定和强化,学习兴趣进一步高涨,这又促进了下一个学习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由此,我们看到了学生自我学习和教育的惊人潜能。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是“教”的成功,而是“学”的成功,其巧妙的教法开启了潜伏于学生体内的巨能,是教与学之间强大的互动作用的典型体现。
魏老师的教学的成功给了我很多深思:
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树立“学生本位”思想,坚信学生自己是能教育好自己的。
其次,“师道尊严”的确不错,但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平等看待学生,才能得到学生更多的尊重,并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再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要会“管”,又要会“理”。“管”与“理”并不等同,一个人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教育者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这就需要“理”了。只有理顺了关系,才能明确各自的责任。
最后我想,让每一位孩子体验到生命的尊严。教育是培育生命的过程。生命的首要意义在于维护做人的尊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生命的尊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意识到生命的不可侵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缺陷……
魏老师曾用孟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学生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谓民主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