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寒假品读了汤勇老师的《教育是美好的修行》一书,在阅读时,遇到一遍读不懂的或者是有所启发思考的,我会及时将所思所问标记在旁边,捕捉随时的思想。
在序言中,汤老师写道,教育,是有“毒”的,“毒”在教育成了他平时的生活方式,生存需要,生命状态。而我认为,最毒的是汤老师沉入、沉浸甚至沉迷于这让他能随时衍生思考、趣味和情愫的毒中,这中毒的程度和症状,都让人忍不住感叹,教育真是好“毒”!
“教育并非仅是知识教学,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承担着工作赋予我们教育的职责,作为青年教师,我们也时刻进行自我教育的成长反思。
每年执教到新的年级,遇到新的教学内容,甚至当想不到好的、新的解题方法的数学题,我都想着找有经验的老师讨论一二,可当碰到不同学情的班级,不同性格的学生,学生之间遇到不同问题时,好像就缺少了那份求知欲。教材和习题在更新,方法和内容在完善,教书匠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可是教育的本身却渐渐模糊,和教育者一词越来越远,就像身子与影子被照得分明,本该一体的教书和教育就这样被分割了开来。
我想,当我们能把自我教育放大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对学生的教育缩小到点点滴滴。不仅研究教书,还要学习育人,填充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将评价学生的标准放宽、细化。如果把教育工作比作一本书,属于我们自己的目录才会精细、精美。教育者的评价标准才不至于将影子越拖越长,我们才能一步步离教育近一点,再近一点。
在书的最后一页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是静的事业,我们在教育中会有收获,也或许还是会有困惑,但在修行的路上,我们依然在开启许多的智慧,在唤醒诸多的心灵,在影响更多的人格,来带动众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