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坚持素养导向,落实知行合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读书心得
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陈陆云
新课标已经发布,如何使用教材去积极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应当是我们现在迫切需求的,读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我分享几个想法。
一、 坚持素养导向,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遵循三个要求:政治立场鲜明、价值导向清晰、知行要求明确。
政治立场鲜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依据,以党和国家最新的文件要求为指导,以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为明确目标。
价值导向清晰,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切实落实好,在教学时不左右摇摆,不搞价值中立,旗帜鲜明地做好引导。
执行要求明确,要在教学目标中以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泛泛而谈,也不笼统设计。
在《我和家乡山和水》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热爱家乡山和水,与新课标要求“感受身边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相符合。
二、 坚持素养导向,有序推进教学。
在教学推进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的关键内容有序展开教学。对于党和国家的新发展、新推动,要及时引入课堂,让课堂能使用与时俱进的新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领会。对学生在教学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反馈,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在《我和家乡山和水》的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先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建立“家乡”的概念,明确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再通过定制旅游路线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家乡山水的美。接着将课前搜集的家乡故事进行讲述、评价、提升,帮助学生建立与家乡生活环境的联系,培养政治协同感,最后通过为家乡代言活动,介绍家乡名胜,并宣传保护家乡。
三、 坚持素养导向,落实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就是与教学过程同步推进的评价形式。在素养导向的课堂里,不再采用一卷定终身的结果评价,而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及时地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进行反馈。这种及时有效的反馈会对学生形成非常有效的积极强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高效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在《我和家乡山和水》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学生道德认知的提升,喊喊爱家乡的口号,而是在情景创设、图文渲染、小组合作、行为辨析等方法让学生执行和一,让爱家乡的情感化作行动的力量去保护家乡环境。当学生进行交流、评论的时候,在教师的点拨之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提议爱家乡的行为。
四、 坚持素养导向,及时反思提升
课堂教学的结束不是核心素养培育的终点,而是教师重新出发的起点。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总结每一堂课的所思所得,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情况出发及时评价课堂得失,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改进提供新的机会和条件。
我发现在《我和家乡山和水》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大情景:晨晨不知道家乡是什么?接着分散小情境,以晨晨想同学们对听听家乡名胜、风景、故事的介绍来爱上自己美丽的家乡山和会,最后创设晨晨虽然知道爱家乡,可总是做在公园里乱扔垃圾等不好的行为,你能帮助他吗?促使同学们辨析,纠错并形成自己的正确行为认识。
我们要结合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转化成为正确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