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基于核心素养有效改进道法课堂的策略研究
陈雅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当今社会日益受到重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给学生带来新颖的体验和感悟,从学生的思维视角开展各种活动,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并对其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师要意识到这个时间段是学生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积极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从课本中的知识出发,发掘其中的知识,指导学生们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们在学习和反思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将来在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可以转变自己的思想,并与自己的人生阅历相联系,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人生阅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一、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要按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来确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并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为基础,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他们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尽管教师不能将所有的学生都照顾到,但可以以“顾全全局,逐一击破”的原则为依据,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活动。
比如现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就包含了很多图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资源。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使用绘本教学法,使用说明式叙事和讲述式叙事,这样可以提升道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连续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依据教科书的内容,挑选适当的绘本,并把它们插入到课前和课中,作为对课文的补充,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比如,在讲授“猴学种植”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文中加入《咪咪学本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小猴子”之所以会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他不懂种植,更多的是因为他缺乏耐心和坚韧,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这一内容所蕴含的道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尊重学生身体、心理发展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让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1]。
二、设计生活作业,锻炼小学生应用能力
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实时跟踪的一种方式。过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作业的方式多是以提问和填空的方式进行,作业的内容也多是以课本的内容为核心进行设计,缺少了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的设计,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
面对这样的现状,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热点话题布置作业,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与生活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就具体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并试图找到相应的对策,比如,在设计“合理消费”作业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或者家人一星期内的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其中不合理的、不必要的消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行为。
三、健全评价体系,正向引导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最直观体现。如果要在生活教育的理念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就必须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系统,并根据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生活技巧的运用、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考虑。并且,要坚持鼓励教育和惩罚教育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纠正其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不良行为,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比如,在讲授“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一课时,在完成了教学过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教学评价。首先,从教育目的出发,教师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于目前的地球生活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有没有建立一个完整而又客观的认知;有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活教育的角度出发,考察学生在生活中,他们有没有参与环保活动?有没有给周围的人做个榜样?有没有改变过去一个或几个不好的生活习惯等等。这样才能实现都学生的全方面评价,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2]。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们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三观,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进行水平,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充分的重视,科学地进行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安排,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教学过程充满乐趣,让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能够对学生的心灵素质起到引导的效果,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秘芳云.分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6):107-107.
[2]戴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