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宜兴文化体验活动实践研究
作者:白勤丰 日期:
2024-04-07 点击:
次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宜兴文化体验活动实践研究
(一)深化了宜兴文化内涵对儿童“素养生长”的价值认识。
宜兴文化是每一个孩子活动的初始场所,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及心灵成长,对孩子最初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使他们从小就产生了对宜兴文化的依恋和认同。基于这一价值需要,我们开展“宜兴文化体验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顺应儿童素养生长的成长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家乡环境,体验生活乐趣,感知宜兴文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表达,怡情养性,以文化人,达到发展儿童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二)建立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宜兴文化体验活动的主题及内容框架
在研究中,我们确认了体验活动对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构建了以“宜兴文化”为主题的《遇见•方言(一二年级)》《遇见•风景(三年级)》《遇见•美食(四年级)》《遇见•智造(五年级)》《遇见•乡贤(六年级)》课程体系,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更丰富的宜兴文化引入课程,把更灵动的学习生活体验引入课堂,丰富和积累了有利于儿童素养生长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经验,提高教育资源供给水平,有力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三)建构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宜兴文化体验活动的基本路径。
在实践中,我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宜兴文化为主题,以活动体验为方式,挖掘整理、体验感知宜兴文化形式与内涵,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努力开发可持续动态发展的素材资源。摸索归纳出了“选择-提炼-设计-体验-展示”基本路径。
(四)研制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宜兴文化体验活动的实施策略。
实践中,我们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宜兴文化体验活动”核心,结合德育活动设计教学理念,提炼了一批实践策略性研究成果。
(1)实施多元化评价策略。我们在“博健”课程体系统领下,通过“遇见”系列校本实践课程系列开展过程性评价。动态性激励评价、成果性展示评价、综合性学分评价等,教师根据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集中考核,把每个学生“宜兴文化体验活动”研究情况,计入宜兴市城南实小活动课程考核学分,编制在《学生成长手册》,以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体验性策略。实施过程中,提炼可行性体验课程的实施策略,指导活动的有效性。设立明确、可衡量的活动目标;创设真实的情境;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团队合作;资源整合,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等,确保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核心素养。
(五)促进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宜兴文化体验活动的特色化建设。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校一案”工作,深入研究,形成特色。2020 年我校该课题成功申报了宜兴市品格提升项目,并已结项。近几年来,课题组共积累了 45 项“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宜兴文化体验活动 ”课程设计和实施案例,如与市博物馆携手,成功举办了寻找宜兴非遗文化的系列活动,取得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