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淼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淼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白勤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雅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语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心怡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燕妮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春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1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静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郑雪竹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琦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引导学生克服怀疑心理,提高自我效能感途径探究

作者:陈雅  日期: 2023-04-12  点击:

在工作中引导学生克服怀疑心理,提高自我效能感途径探究

朱琦歆

    小学德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怀疑,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能力,并且有助于他们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实现能力。如果学生有怀疑心理,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自我封闭和自暴自弃。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怀疑,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小学德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学生心理疑虑的现象,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价值感。
关键词:德育;教学实践;怀疑心理;克服;建议


    怀疑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出现怀疑心理的学生大多是由于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节奏,考试成绩不理想,和同学闹了矛盾,觉得自己不是个受欢迎的人等原因。这样的学生通常都会对自己加以轻视,总是会感觉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他们通常会选择躲在一边,不愿意参加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这些学生往往会被冷落,或者被视为观战对象。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有信心完成任务的程度。它不仅会影响个人对即将进行的活动的态度,还会影响个人在完成活动时的动力和心理功能。
    孩子越来越内向,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出现了问题。“自我效能”这个词语,家长可能很少了解过。它具体指的是自己对完成某些事情或者行为的能力的一种认知。
    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预测和判断,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自信的程度。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孩子们如果缺乏自我效能感,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认知过于模糊,从而导致自信心的缺失。可能在对自己认知的时候,负面情绪太多,把预测的结果,总是想得很是想得很差,使其行为变得过于消极。孩子“自我效能感”低,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一、小学德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学生怀疑心理的具体体现
    (一)因为经常性失败致使自信心丧失
    怀疑心理的存在会让一些中小学生失去进取心,也会削弱他们的奋斗精神。这种情绪通常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引起的,而这些失败又会让中小学生陷于更深的困境。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中小学生的怀疑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由于缺乏自信心,中小学生们往往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无法摆脱。此外,心理怀疑的中小学生也会因为缺乏自信而感到焦虑不安,他们会感到迷茫和沮丧,整天抱怨、发牢骚,没有抗压能力。中小学生们常常会在心理上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自我意识变得过弱或过强。“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的自信心会明显不足,因为自信心不足,使其手脚被束缚。总是动不动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自我认同感会很低,根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一般认识到得自己都是消极的认知。
    (二)因性情孤僻不敢于自我表现
    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他们在心理和生理发展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在小学德育教师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对学习活动毫无畏惧,认为自己没有掌握某项技能,认为自己不会做任何事情。由于怀疑心理的存在,一些学生不敢尝试任何新事物,尤其是在大型活动中,他们不愿意在人前展示自己,更不敢与他人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仅无法参加活动,还与其他同学缺乏有效的沟通。
    (三)做事情不能有始有终
有的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放弃,不能坚持做到有始有终。而且不能坚持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我不会,我不知道,或者太难了。从来不会积极地地想办法解决,而是只知道放弃,使其内心力量一点点地减少。
    (四)拖沓懒散,效率低
    孩子积极性不高,遇到了自己不会的事情,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会找很多借口推脱。自己根本就没有主动性,有的时候还比较懒散、拖沓。“自我效能感”低孩子就会停留在舒适区,不能自已独立勇往直前。这样的状态,就会使其效率变低。孩子做事情的过程就会陷入一个死循环,并不会体验做事情乐趣,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二、在小学德育教师教学中克服学生心理怀疑的方法
   (一)为孩子创造充足的机会来展现自身的才能和潜能。
许多学生都有心理疑虑,他们缺乏参与活动的能力和勇气。他们害怕在人前展示自己,也不敢为自己争取任何机会。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可能会更加怀疑。作为德育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消除怀疑心理。德育教师应该以关怀学生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二)对弱势群体进行更多的关注
    学生们常常会有心理疑虑,这种情况很难被德育教师发现。他们对学习活动缺乏热情,希望尽快结束课程。对于一些项目,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去练习,或者避免练习。德育教师应该给予被边缘化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而不是坐视不理。在关键时刻,他们应该得到帮助。通过与这些学生保持亲密的交流,德育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对他们的怀疑。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强信心
    消除怀疑是提升自信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德育教师需要拓展思维,让学生树立起自信意识。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发掘自身的潜能,这是克服怀疑感和重拾自信的第一步。尽管有些学生成绩不够优秀,但他们在其他活动中表现出色;有些学生身材矮小,但在长跑比赛中表现出色。德育教师应该善于发挥这些优点,并将其作为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动力。此外,德育教师还应该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消除疑虑。德育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克服怀疑心理,特别是在学习内容不熟悉的情况下。此外,德育教师还应该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鼓励学生,让他们认可自己,增强自信心。
    (四)让学生学掌握化解怀疑的对比技巧
    采用对比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怀疑情绪,因为它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然而,这种方法也不能完全消除怀疑情绪,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怀疑情绪的持续发展。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战胜方法,但如果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学生可能会因此而为自己的落后找借口,阻碍自己的进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德育教师需要谨慎掌握。
    三、案例应用
    对象:(本班女生)十一岁,年级为四年级,父母文化水平为小学。
    (一)主要问题
这个人有着内向的性格,强烈的自我意识,思维迟缓,自我效能感较低。
    (二)分析与诊断
    由于父母都在外地经商,他们与她之间缺乏沟通,父母对她的关爱也很少。每当放学回家后,她就会独自呆在家里,或者和几个熟悉的小伙伴在家门口玩耍,没有太多的激情,这使得她的性格变得内向,喜欢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成绩在班上仅仅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在一年级到三年级却表现出色,这让她感到非常沮丧,从而导致她的自信心大幅度降低,甚至产生了自卑感。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当她看到别的孩子在周末有爸妈陪伴,而自己却一个人孤独地玩耍时,她会感受到孤独、自卑和缺乏父母的爱。在学习上,尤其是在数学科目上,她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她的智力水平却很正常,这表明她的性格内向导致了反应迟缓。
    (三)帮助过程
    为了解决她的个性内向、焦虑感和思想迟缓问题,我采用了一些方法。尽管个性内向和性格外向各有特点,但是过于内向的人在竞争激烈、开放的社会中可能不太适合成长。为了帮助她成长,我们应该努力让她的个性更加开朗。
    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多与他们交流,多鼓励他们,多说学校里的事情,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让他们逐步敢于表达自己。此外,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温柔和亲切,因为内向的孩子往往不愿意接近老师,所以老师应该更加接近他们。因此,我与其他老师商议,在上课时要反复地用激励和赞许的话语来赞扬她的进展,如果有进展就予以充分肯定。作为德育教师,我尽量与她保持友好的关系,让她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爱心。我还会引导她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周末,我会带她到学校里和其他小学生一起学习,刚出发时,她不太喜欢和陌生的外向小朋友接触,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她勉强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在玩乐的进程中,让外向的小朋友也能够活跃开来。通过一次次接触,我发现她对陌生的小朋友有了好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激情和欢乐影响了她,让她的情感受到了调动,心态也获得了稳定,进而使她变得更加外向,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和教师的积极配合。
    我引导她与陌生的孩子交往,并给她一个宽松的读书环境。这样,她不仅变得更加活泼,而且也更加自信。针对她的反应迟钝提问,我尽力启迪她,让她多做一点她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猜迷语和有益于智慧健康发展的电子游戏活动,让她在电子游戏活动中愉快地进行学业,并在电子游戏活动中予以激励。这样,她就能够减少自卑感,并且更加自信。通过电子游戏活动,她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并且在与其他同龄孩子交流时,反应速度也会变得更加敏捷。

    四、结语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勇气去尝试新事物,担心失败,他们经常会遭遇挫折,这种情况会让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无从下手,甚至产生心理怀疑。作为小学德育教师,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有效地解决他们的疑惑。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引领他们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