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红心向党,党润童心——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党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姆林斯基说过:“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班集体管理与建设工作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有责任引导学生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与为人民服务的不朽精神,从小树立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终身的志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的历史使命。
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党史教育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党史教育
【正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广大小学生,认识党的性质,理解党的宗旨,传承党的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因此,在日常的班集体管理与教育中,我抓住一切节点对学生进行革命精神的宣扬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党的奋斗历史,感悟党的不变初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一、走进党的奋斗历史
1. 两会一课,讲述党的奋斗史
班会课,晨会课历来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自去年起我校教务处在安排课务时将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也安排给了班主任,因此抓好“两会一课”教育时段,为我在班内开展党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每天十分钟的晨会课,除了每日常规的强调及学校任务的布置,剩下的时间或以教师讲述的方式,或以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史,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我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血汗、辛酸与艰难,从而潜移默化在其心中播撒下爱国爱党的种芽。
较之晨会课,班会课的时间更长,可开展的活动也更为丰富。自开学以来,我在班内每周进行不同主题的党史教育——《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中国有了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同的授课内容,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展开了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封建社会时期、列强争霸时期中国的悲惨境况,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在何其艰难的条件下成立了组织,重温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的诞生之路,更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几周下来,学生心中那颗爱国爱党的小小种芽已然成长,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蓬勃向上。
五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不少和党史教育相关的课例,因此尽管我执教的是六年级,我仍有效地将五六年级两册课本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围绕“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主题,使学生不仅学习了党史,更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2. “内”“外”兼修,重走党的奋斗路
除了利用校内、课内教学资源,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还要注重对课外、校外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我在班级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结合“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学习雷锋精神”“追寻革命先烈”等主题教育,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去到位于闸口村的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并且在提前准备好的我班小小解说员的讲解下,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革命先辈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同学们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还带领学生在清明节前去到闸口张芝华烈士的墓前,举行了简洁而又庄严的祭扫仪式。同学们肃立在墓前,听着对烈士的生平介绍,纷纷献词,用质朴的语言表达对烈士的哀思,表达对共产党先辈们为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而献出一切的感恩与感激,立志把爱国爱党爱民的情怀融入到爱校爱集体的行动中去,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争做最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感悟党的不变初心
1. “典型”宣扬,内感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闸口这方红色沃土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故事,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的参观学习让大部分队员对那段红色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身边的模范榜样力量更能让红色基因融入身心,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同学们讲述了全国劳动模范邓槐银爷爷的故事。从邓爷爷冒险用自家木船送新四军渡河,摆脱敌人的追击,再到“六四”战斗中300烈士与敌军奋勇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同学们被故事深深吸引,跟随我的讲述,思绪在想象着,思索着……感受着那个腥风血雨、艰难困苦的年代中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畏艰难、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2. “模范”引领,外化于行
言传身教,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教师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榜样的力量是其它事物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对于学生三观的有效树立具有重要影响。既然要对学生开展党史教育,最快、最好的方式不就是党员教师们以身作则,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可以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更切实地将党史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和教育中。
我认为,学校里的党员教师是否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给学生讲述自己是如何了解中国共产党,又是为何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之后又是如何要求自己,发展自身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党员教师们也可以稍显“刻意”地展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生活中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教师跟学生的关系是很紧密的,班主任更甚,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模范”时,自然会下意识地去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样的教育效果或许会比聆听党史故事,观看党史教育视频等更明显。而当学生都能将所学所思所得外化于行,这不才是我们开展党史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教育学生爱党爱国不该只是一句大而空的口号,而应该是从爱班、爱校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遵守学校纪律,团结同学,爱护环境,尊师重道,孝顺父母......作为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一滴都是爱国爱党的具体表现,爱党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党史教育就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应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做到“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党史教育真正做到“掷地有声”。
因此,我设想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开设“党员”体验日,引领学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树立向共产党奋进的理想。中国共产党历时百年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我想,是否可以在校园内设立一些岗位,如协商办公室、校规监督站、卫生环保站等,让学生亲临“一线”,为同学调节关系,为班级维持秩序,为学校维护卫生。或许这些工作已经是学生日常中要做的,和包干区、大队部工作类似,但是当给予他们“党员工作”的名目时,我想在他们心中,这份工作的分量就会有所不同,工作之后所产生的感受也必然是不同的。校内的“人民群众”的完全依赖与信赖,一定能让“小党员”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这个身份带来的责任与荣誉。
【总结】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进行爱党爱国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党史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生活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教育(课堂教育,实地体验,角色扮演等等),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清晰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历史、发展史、奋斗史,树立长大后努力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的坚定信念,根植深固的爱党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