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作者:张潇  日期: 2025-03-30  点击: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运用所学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反思体会整数、小数加、减法之间的 联系,感悟加减运算的一致性,培养推理 意识和运算能力。

3.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探究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用数学的方式讲道理的学 习习惯,在融通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完善 数的运算的知识体系,感悟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建立以计数单位为核心概念的结构性认识

 

一、复习引入

1)计算回顾。

谈话:我们以前就学会了整数加、减法,现在请看屏幕,用竖式计算。完成下面两题

345+35=        345-35=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对。

提问:那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大家回答得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经验来探索新知吧。继续看屏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

引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主动思考。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选以下四个问题来研究。

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相机出示问题:

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明比小丽多用了多少元?

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芳比小明多用了多少元?

3交流探讨

提问:会列式吗?学生口头列式,屏幕出示算式。

4)比较揭题。

提问:观察这些算式,和以前的加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谈话: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解决购买文具用品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计算加法。

1独立尝试。

谈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板4.753.4=?)

提问:4.753.4究竟等于多少,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

2反馈展示。

预设:投影学生正确的做法和错误的做法。

谈话:会学习的人都善于比较。比较这两个同学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辨析两种做法,从不同角度指出错误做法没有做到数位对齐。

2)讨论算法。

1、提问:“相同数位对齐”这是计算加、减法必须遵循的法则。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相同数位对齐?

2、引导:观察一下,哪个同学做到了相同数位对齐?(板书:加法做法)仔细看,他是怎么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的?

指出:看来计算小数加减法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追问:在用竖式计算时,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就要怎么办?

谈话:到这里,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谁能再来说说看看。

3)感悟算理

1.引导:刚才大家都会算小数加法了吗?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计算小数加法时把“小数点对齐”,这背后的道理又是怎样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探讨一下。

学生讨论。

2. ①引导:这个“7”表示什么?应该和谁相加?能不能这里的“3”相加?

②4.75百分位上是“5”,好像还没有算呢?计算时候要怎么处理?

指出:现在,我们理解的更清楚了,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把小数点对齐其实就是把怎样的两个数直接相加?

谈话:这样看来,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本质是一致的,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

3.借助图形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也可以画图表示4.75+3.4的计算过程。

指出:如果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这幅图可以表示哪个数据?这个呢?

(相机出示4.75和3.4)

提问:你现在能看图说一说计算“4.75+3.4”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总结:不管是竖式加,还是画图算,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道理,也就是——(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看来,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现在,你能解释小数加减法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设计意图】借助几何直观,聚 “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进而围绕核 心概念进行比较与思辨,厘清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以及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 相加、减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感受整数与 小数加、减法运算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四、练习巩固,提升理解。

1.基础练习

要求:解决课始提出的剩下3个问题,学生交流讨论,集体订正。

学生围绕算法和算理展开交流,教师提醒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将计算结果小数末尾的“0”去掉。

2.比较选择

想一想,选一选

1)5.55+(   )=5.57

2)5.55+(   )=5.75

3)5.55+(   )=7.55

①2   ②0.2 ③0.02

   选择合适的答案的序号填空,并说明理由。

五、对比关联、体会运算的一致性。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结合今天的研究,我们发现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计算的道理是一致的,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这个道理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比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上述环节,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数的运算和运算之间一致性的认识。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感悟加、减法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悟整数与小数加、减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并直觉地认识到计数单位对于研究分数加、减法运算方法的价值,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经验支撑。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