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作者:张潇  日期: 2024-04-06  点击: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4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列举方法,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感知一一列举

(一)铺垫导入。

1、师:喜欢玩飞镖游戏吗?如果让你来投一次,你认为你可能会得几环?

生:10环,8环、6环。还可能0环。

3、师:投一次就这几种可能,我们把它全部列举出来,这样的方法就是“一一列举”

(板书:一一列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学习例题1

1、创设情景:

1)出示背景图,师:王大叔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题目,齐读:王大叔准备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题目提供了什么信息?

生: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

预设:①、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长方形,无论怎么围,什么不变?(周长不变)

追问:那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周长是22米,那么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是多少米?

②、生:周长是22米。

师:是的,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22米。

追问:那么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是多少米?

2)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我们可以怎样做?(列举)那长可以几米,宽可以几米?你能先列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吗?

2、运填表列举

1)请同学们取出作业纸,想一想、填一填,把你找到的长方形填在这张表中。教师巡视,取几张学生的表格。(巡视时寻找学生有遗漏的,无序的,有序的,重复的)

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                            

长/米

 

 

 

 

 

宽/米

 

 

 

 

 

面积/平方米

 

 

 

 

 

2)汇报交流: 

①先出示有遗漏的, 你是怎么想的

②有没有不同的围法吗?看来这位同学还有遗漏。

③这两位同学找到了5种,(出示无序和有序的表格),你觉得谁的方法好一些?为什么?板书:有序 

④指着有序的问:如果按顺序再往下找还有不同的围法吗?为什么?(长要比宽长,或再往下写就要重复了)

强调:检查列举出的结果,看看有没有重复或遗漏。

⑤有序思考有什么好处?(板书:不重复   不遗漏)

3)现在我们闭上眼睛,再一起有序的一一列举一遍。课件出示表格,师先说宽再说长,生答。

 

长/米

10

9

8

7

6

宽/米

1

2

3

4

5

面积/平方米

10

18

24

28

30

怎样围面积最大?(出示答句)

4)看,这就是同学们帮王大叔围出的5个长方形,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了,欣赏一下。

3、观察比较,感受规律

长/米

10

9

8

7

6

宽/米

1

2

3

4

5

周长/米

22

22

22

22

22

面积/平方米

10

18

24

28

30

1)师质疑:奇怪了,周长不变,长加宽的和不变,而长方形的面积却有大有小。请你比较长、宽和面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梳理得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在周长不变的前提下,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反之长和宽相差越大面积就越小。

看来有序的一一列举,还能帮助我们发现隐藏的数学规律。  

师:同学们,例1我们解决好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适当引导)

4、丰富体验,加深认识

师:我们刚刚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了例题,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总结:其实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就接触过这样的策略,比如:10的分与合、比如3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又比如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不同的长方形等等,这些都运用了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一列举的策略。

二、拓展应用,巩固发展。

师:接下来,就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练一练第1题。

师:我们来看第一题.

出示(生读题)有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20和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13:00    14:40    15:40    16:00

问:观察题中的4个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每隔多久响一次铃)(每隔40分钟响一次铃声

我们从11时开始,请大家在作业纸上有序地列一列,找一找。

总结:我们解决这一题时,首先我们是怎样做的?(我们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找到规律)是啊,找到规律再列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说说要怎样选择、搭配。

师:看表格中已经有了几种选择,我们来看一看这4种是怎么搭配的;(先确定一种荤菜,再搭配相应的素菜),那我们也可以先确定(一种素菜,再搭配相应荤菜)。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搭配方式继续搭配,一共有多少种搭配?

总结:像我们刚刚这样列表搭配也是一一列举的一种方式,在选择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有序)

3、练习十七第3题

师:这一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每种邮资需要几枚邮票?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有序列举、解决问题吗?(分类)

学生列举,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得出多少种不同的邮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删除重复的邮资付法)

总结: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根据情况分分类,再一一列举

4、总结

师:回想一下今天这堂课用一一列举解决的问题,还记得王大叔围花圃的题目吗?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有序列举)而音乐钟的题目要先找规律再列举。在解决邮票邮资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分类再列举。其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是复杂多变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要靠大家多观察,多动脑。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升

1、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阅读并独立完成

注意:两个乘数的位置不同,算式也不同。

2、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确定答案

交流问题结果,学生呈现自己列举的表格,说明列举过程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引导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一一列举的策略)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有序列举)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在列举时我们要注意有序思考,这样才会不重复、不遗漏,而列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文字、图形、算式、表格都可以,只要合理,方便。

2、课外延伸

师:还记得开始的飞镖游戏。出示: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现在老师让你投两次,瞄准了,投,再来一次。出示:如果你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 

1)你可能投中哪两环?得到多少环呢?10+10=20 (真是这样那太准了)、8+6=14(有可能)

2)课件出示:你能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吗?做在作业纸上。

3)学生解答。教师巡视,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

4)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进行分类:根据两次环数是否相同来分类

两次环数相同:10+10=20、8+8=16、6+6=12;两次环数不同:10+8=18、10+6=16、6+8=14。

根据最高成绩的不同来分类

10+10=20、10+8=18、10+6=16、8+8=16、8+6=14、6+6=12

4)同学们刚才通过一一列举把可能得到的环数全都找到了。可能得到          (教师出示:20环、18环、16环、14环或12环)    )

5)如果把题目改成“投了两次” 可能得到多少环? 这时又该怎样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