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者:范思思  日期: 2024-01-29  点击: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角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内容。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教材共安排了道例题、一次“试一试”和“想想做做”5题。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作为图形的角,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试一试”安排学生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活动角,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通过转动纸条,感受角的大小变化,初步体会角是有大小的,并通过具体的说明,渗透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决定的,并通过观察直观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通过“想想做做”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对角的大小的感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操作,知道角的特征及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初步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首先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这一重要理念。教师根据这个理念设计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角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基本特征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角是有大小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过程评价的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设计思路: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等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体验角的特征,直观地认识角;通过做活动角、用活动角拉出一个角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通过闯“智慧宫”,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创造思维;通过课后延伸,使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角,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三角形和五角星:

(1) 小朋友,你们都是少先队员吧!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红领巾)红

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2) 这是什么?(五角星)它的名字为什么叫五角星?你能找出五角星中的

角吗?

2、欣赏:课件显示世纪大桥的画面。

师:这是一座世纪大桥,塔栓和缆索构成许多优美的角,排成美观的竖琴形。桥上车轮滚滚,桥下游艇川流

3、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角,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角?

4、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操作探究,自主构建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1、演示观察,正确感知:

出示几组实物课件和相关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哪些物体的上面有角。

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从剪刀、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

2、自学教材,体验特征:

根据抽象出的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想一想,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P85想想做做1)。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P85想想做做2)。

(二)制做角——操作内化、实践体验

1、谈话:想不想做角呢?比一比谁的手最巧?

2、操作:

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再摸一摸。交流自己的体会。P85想想做做第5题

(三)比大小—实践活动、感悟体验

1、 引导观察,比较大小。

1感悟角是有大小的。

用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大小不同的活动角,两根钉在一起的硬纸条就形成了一个角,你能你能把这个角变得大一些吗?能变得小一些吗?全班学生观察感悟角是有大小的。

(2)比较角的大小

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P85想想做做第3题)

比一比,说一说,下面的角与三角尺上的哪个角一样大?(P85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用活动角的模型重叠比。用三角板上的角直接去比。用数分针与时针之间占有小格的多少来比较,等等。

3、比较,迁移内化。

(1)打开纸扇,角有什么变化?合拢剪刀呢?

(2)请学生拿出刚才折角的纸,和同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

三、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1、 闯智慧宫:蓝猫和淘气来到智慧宫的山洞口,看见了这样三个字母“NMT”。原来这是一个密码,只要数出这三个字母里有几个角,洞口就会打开,你能帮助它们找出有多少个角吗

2、 智力宝库: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会变成几个角呢?

3、 我所知道的角:请你再仔细地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四、总结归纳,畅所欲言

这节课,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你对你这节课的学习表现还满意吗?你还有

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板书设计:

认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