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认识厘米

作者:吕颖  日期: 2023-10-25  点击: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划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厘米的大概长度;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或线段;能以厘米为单位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2、学生在操作、比较、观察等活动中,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了解线段、物体近似长度的含义和表达方法,积累测量长度和按指定长度画线段的经验。
3、学生积极参加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厘米,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内容:
一、故事导入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了几位神秘嘉宾,他们是?(熊大和熊二)猜猜还有谁?对,光头强也来了!
今天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呀?
播放音频:天气渐渐冷了,动物们都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熊大和熊二收集了一大罐的蜂蜜,熊大负责将蜂蜜藏了起来。熊二悄悄的问:“熊大,你将蜂蜜藏哪了?”
“我从屋后的大树下往东量了6脚,挖个洞埋了进去。”可是,哥俩的秘密被光头强听到了。他想:大树往东走6脚,我去把它挖走。他立刻找来铁锹,从大树下往东走了6脚,到了,就在这了!挖呀,挖呀,可是什么也没有挖着。
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导:有道理!咱们请熊大走走看,1.2.3.4.5.6.哇,蜂蜜在这呢!
提问:都是走6脚,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说明:小朋友观察真仔细!熊大的脚长,光头强的脚短,因此他们度量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同样走6个脚长,获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想获得一样的结果,就要让每一段——一样长。
揭题:是呀,我们在测量长度的时候,要用到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当中的一个——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厘米
1、感受1厘米
要求:瞧,这样的一段小棒的长度就是1厘米。小朋友的托盘里也有,请把它找出来。
我们来和它做个游戏,看谁能很快地记住1厘米有多长。
游戏:左手变孔雀,这是小嘴巴。嘴巴张开来,1厘米站进来,卡住1厘米。
小嘴不要动,1厘米请出来。小嘴闭起来,眯眼想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
睁开眼睛,嘴巴张开1厘米。是不是1厘米呢?用小棒再来检验一下。
提问:我们刚和1厘米交朋友了,你觉得1厘米这个长度怎么样?(很短)
2、找身边1厘米的物体
提问:那么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呢?先找一找,再用小棒比一比,验证一下。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1厘米?
学生活动交流。
小朋友们特别善于观察,找到了很多的1厘米。通常量小正方体的高度,订书钉的宽度等一些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二)认识直尺和几厘米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纸条的宽度是1厘米,那纸条的长度是几个1厘米呢?
请小朋友2人一小组,像这样合作用1厘米的小棒量一量。
我们这次用统一的标准去量,量出的都是2厘米。
我们还可以像这样摆小棒量很多物体的长度,比如量橡皮的长。几厘米?怎么想的?3个1厘米就是3厘米。
还可以量这根纸条的长,几厘米?
这支铅笔有多长呢?
引导:橡皮长3厘米,要摆3根小棒;纸条长5厘米,要摆5根小棒;铅笔长8厘米,摆了8根小棒。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用了几根1厘米的小棒就是几厘米。
追问:如果每次都用百摆小棒的方法去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怎么样?
说明:为了方便测量,我们可以把很多1厘米的小棒都摆到一起。
动画演示:这一段线段的长度就是1厘米,我们画出它的端点。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们将端点加长一些。这里也是1厘米。这也是1厘米,我们画出很多1厘米的线段的端点。慢慢地就出现了一尺。   
要求:现在我们来用这样的尺,量一量刚才的几个物体的长度。(课件演示)
比较:同一把尺可以量3件物品的长度了,比起摆小棒怎么样?
继续要求:再来量一量小棒有多长?一下子看不清咱们就来数一数。
提问:如果每次都这样1厘米1厘米地数,方便吗?你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眼看出是几厘米呢?
预设:可以在尺上标数字。(学生在纸尺上添数字)
分别用两种尺量同一根小棒的长度。
同一根小棒,一会长7厘米,一会长8厘米,你觉得可能吗?究竟是多长呢?
学生讨论。
交流:小棒有多长?
引导:我们来数数看。
其实都是7厘米,但是哪把尺能一眼看出是7厘米呢?
我们再用这两把尺量量这根小棒的长度。几厘米?
一眼就看出了10厘米,你看的那把尺?
但如果看第二把尺,是1到11,几厘米?
两把尺量出的也都是10厘米。
量了两次之后,你觉得要想一眼看准物体的长度,你选哪把尺?
那我们就用这把尺来量量这个纸条的长度。
几厘米?你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用这样的尺量,第一次量0到7是7厘米,第二次量0到10 是10厘米,这里0到5是5厘米。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是从0开始的。
预设2: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说明:我们平时用的尺上的起点都是从0开始的!
要求:比一比这把尺和我们的常用尺,上面还少些什么?
预设1线:尺子上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这些刻度线将1厘米又分成了更小的长度单位,是为了度量更短的物体的长度,后面我们会再学。
预设2Cm::cm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英文缩写。(在课题旁板书cm)因此1厘米又可以写成1cm。
预设3刻度:每条长刻度线都对着1个数字,因此0又读作刻度0,1读作刻度1,那8就读作?
小朋友真能干, 创造了尺,认识了尺,表现得非常棒。那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样的尺来量物体的长度了。

三、练习巩固
(一)量几厘米
播放ppt: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很多新的知识,今天还是熊大的生日呢,熊大给大家准备了生日贺卡和一把直尺。熊二在一旁好奇地问:这是用来干嘛的呀?
熊二说:“尺子可以量物体的长度啊!比如说量一量贺卡有多长。”可是,熊二拿着尺子比划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量。小朋友,你们会量吗?
学生自主测量,展示三种测量方法后集体交流测量方法。
也就是说在用尺子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放平,从0开始量)
带上这些注意点,我们再仔细地测量一次贺卡的长度和宽度,并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汇报长几厘米,宽几厘米。
(二)画几厘米
熊大熊二学会了测量好开心,熊大灵机一动:我还会用尺画线段呢!小朋友你们会画线段吗?
我们一起来和熊大比赛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你们画的是不是6厘米呢?请同桌互相量一量。
指名板演。
他从刻度几画到了刻度几?画对了吗?
想不想看看熊大是怎么画的呢?(课件演示)是不是6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数一数
预设2:算一算,用8-2=6(厘米)
熊二特别佩服熊大的这种好方法,他也连忙画了几条,这些线段是多长呢?
小结:也就是测量的时候可以从刻度0开始,也可以从别的刻度量起,只是计算结果的方法不一样。
(三)估计几厘米
光头强兴奋地说:“你们都把眼睛闭上,我也来画一条。小朋友,估一估我画的线段大约有多长?”
学生交流。
小结:看来,估计时可以找一个参照的标准,比着估。
那我们就来量一量,验证一下我们的估计。
在测量时,我们发现这条线段比7厘米长一些,不是整厘米数,但是很接近7厘米。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长度是大约7厘米。
熊二也画了一条线段,是多长呢?
我们来量一量。也不是整厘米数,也可以称为……
小结:看来,大约7厘米长的线段,可能比7厘米长一些,也可能比7厘米短一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