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1)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 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明确学习目标。
(预设1分钟)
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人6个小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提问:可以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假设策略。(预设15分钟)
出示例题1,师:还能像刚才那样直接用720÷7吗?为什么?
小结:这些果汁既分给了大杯,又分给了小杯,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的量,不像刚才那样将果汁全部分给了同一种杯子,所以不能用除法直接计算。这种题可以怎么解答呢?今天就来研究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策略。(出示课题) 围绕导学单自学
※导学单——
(1)先自己静静的思考至少1分钟。
(2)然后拿出信封里的学具同桌互相摆一摆。
(3)独立在作业纸上试着算一算。
(4)完成以后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3、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
请学生到前面一边用学具操作,一边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至少请两位同学讲解两种方法。
导学要点:(两种方法,多种思路)
思路一:假设全倒入小杯或全倒入大杯。
思路二:画线段图,再解答。
思路三:列方程解。
指出:不管用哪种思路哪种方法,都是通过假设使原来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只含有一个未知量。
三、回顾解题过程,凸显假设价值。(4分钟)
1、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而体会检验的全面性。
2、没有说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3、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假设?怎样假设?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有什么体会? 回顾原来用过这一策略,如果学生想不到,老师先举例,通过交流体会到:无论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怎样的问题,都是通过假设,使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5、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2分钟)
1、完成练一练
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后学生独立练习。
介绍不同的方法及解题步骤。
检验。
2、播放广告,完成填空。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1-3题。
集体评讲,学生来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及时订正。
4、拓展练习
设有谷换米,每谷一石四斗,换米八斗四升。今有谷三十二石二斗,问换米几何? 提示:
1石=10斗 1斗=10升
五、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50页上第1-3题。
五、家作。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