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练习十二的第1-3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汇总的方法,能根据需要收集数据、整理和汇总数据,能进行数据的简答分析,说明数据能反映的简单事实和一般情况,以及相关数据蕴藏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据的产生是不确定的,感受随机思想;体会一组数据中的不同对象表示的特点或不同意义,体会数据能反映一般情况或某些规律,进一步培养数据的敏感性和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里有许多问题可以用统计的方法解决,能主动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数据的整理、汇总和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数据的正确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二、 练习提高
1、 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阅读习题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
提问:这位篮球运动员打了多少场比赛?怎样排列每场的得分,可以比较方便地回答题里的两个问题吗?
引导:那请大家有序地排列每场得分,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你是怎样排列数据的?有没有排列顺序不一样的?
谁来根据排列结果,说说两个问题的答案?
你能说说你对这位运动员得分能力的评价吗?
2、 练习十二第2题
(1) 引导学生读题,了解怎样操作,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把标注1、2、3、4、5的5个乒乓球放入口袋。
教师解释“任意摸出两个球”的意思,知道每次摸前把口袋抖一抖,用手搅一搅,眼睛不看一次摸出两个。
学生小组活动,记录在课本上,一共摸20次。
(2) 提问:要解决第(1)个问题,你想怎样排列这些得到的数据?(按顺序排列)
(3) 引导:请每人把自己小组不同的和与出现次数整理出来,按大小顺序填在课本上的表格里。
教师用表格呈现不同小组的数据,比较:现在我们观察每个组的数据,看出现过哪些和,各有几次?哪几个和出现次数多一些?
再观察,比较每个小组之间的数据,和出现次数多的与少的有什么共同点吗?每个组的数据是不是完全相同?你知道为什么不完全相同吗?
提问:观察每个组的数据,比较各个组数据有没有共同点,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我们发现,和是5、6、7出现的次数一般都多一些,而且出现的次数比较接近;和是3、4、8、9出现的次数一般都少一些,它们出现的次数比较接近。每个小组数据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任意摸两个球,每次摸到的哪两个球是不确定的,可能是这两个,也可能是那两个,还可能是其中另外的两个。
3、 练习十二第3题
(1)提出问题
全班男生穿多少码鞋的人最多?女生穿多少码的人数最多?
你用什么办法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收集数据整理
收集、整理时按第3题表格的要求记录、整理,先记录每人的尺码,再汇总小组的数据,观察小组汇总的结果。
学生收集、汇总数据,教师巡视。
(3)全班汇总分析
出示穿鞋尺码汇总表,引导学生分男生组和女生组汇总数据,并呈现汇总结果。
提问:现在你知道上面问题的结果了吗?
每个男生小组的结果和全班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点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同点?
女生小组的说说看,你们小组的数据是怎样的?全班女生呢?
女生小组和全班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说原因。
(4)引申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班级男生和女生穿鞋尺码的情况,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调查,估计得到的结论会怎样?
如果在不同的年级调查,得到的结论也会这样吗?你是怎样想的?
三、 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教师个别辅导,解释。
四、 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练习,你统计了哪些数据?统计时一般都是怎样做的?在这节课的练习中,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