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94页至95页例1,练一练1、2,练习十七1、2、3
教学目标:(准备四人学习小组)
1、使学生经历“一一列举”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分析,并通过一一列举找到答案。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用“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思考,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列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生:从问题想起,从条件想起,列表的策略,画图的策略。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来学习(贴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看!小明的爷爷在围菜园时遇到了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出示问题:小明的爷爷正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的菜园。怎么围面积最大呢?
3、提问:声音很响亮请坐。同学们,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想到了什么?(停顿久些)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讨论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根据条件你想到了什么?
生1: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2米,长与宽的和是11米。
生2:爷爷围菜园时用的都是1米长的木条,所以围成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师:你很会思考。根据问题你又能想到什么?
生1:我认为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师引导:他是这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2:长6宽5时面积最大
师引导:长6米宽5米是符合周长22米的一种围法,还有不用的围法吗?
生2:有不同的围法,要把所有长方形列举出来,再算出面积,比较出哪个面积最大。
5、师:是的,其实就是有不同的围法,其中一种面积最大。现在谁再来完整地说一说,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根据长+宽=11米,列举出不同的长方形,从而找到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师:思路很清晰,谁再来说。 生2
师:是的,我们可以根据长➕宽等于11米,把符合条件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一一列举出来),再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括号里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说)
揭题: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你能尝试着列举出所有的长方形吗?做题时可以借助我们的格子图,表格等学习工具,或者用你想到的方法在空白处试一试。
2、学生独立研究。师:做得差不多了,把笔放下,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交流学生作品。(找一份遗漏的,一份完整的,把同学带着作业到前面)
(1)出示完整的作业。
师:大家刚才讨论的都很认真。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列举的。听听他的想法
生1:根据长➕宽=11米,我想到11可以分成10+1,9+2,8+3,7+4,6+5,所以从长10米宽1米开始列举,列到长6米,宽5米为止。再列举下去,就会和前面的重复。
师:你说的很棒,思维很严谨。和他做法相同的请举手!请你再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
师:咦,刚才同学都提到了只要列到长6宽5为止,再列举下去就会重复,重复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长6米宽5米和长5米宽6米的长方形是重复的。
师:对呀,其实就是把原来横着放的长方形现在竖过来了,但都是同一个长方形,所以我们只要列到什么时候为止?
生:列到长6宽5为止
师:大家又是怎样想到要从长10宽1开始列举的呢?
生:根据长+宽=11米,宽至少要是1米,长就是10米。
师:嗯,你解释地很清晰。
(2)出示遗漏的作业
师:我们再来看这位同学他是怎样列举的。你觉得呢?
生1:他只列了4种,有遗漏
师:对比这两份作业,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出现遗漏的情况?
生:没有按顺序列举。
师:很棒!所以你觉得我们在列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按顺序列举
师:谁还有补充?(学生说得很好,师:你说得真好,把老师想说的都说出来了,谁能像他这样再来说一说。)
生:要按照长从大到小,宽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你也来说一说
生:我们要想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列举,列到什么时候为止。
师:是呀。我们想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列举,列到什么时候为止。并按照长从大到小或者宽从小到大的顺序有序列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4、师:刚才这我们都是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的,老师发现其他同学也很聪明,还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
师:他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列举的?画图
师:可以吗?可以
师:很棒!再来看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列举的?列式
师:他是不是有序列举的?是的
生3(运用了树枝分叉的做法,这也可以看成是运用了列表的方法,这是它的长,这是它的宽,只不过没有将表格线画出来)
师:同学们都很会思考,看来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列表,列式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仔细观察,尽管他们用了不同的列举方法,但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他们都是根据长与宽的和是11厘米,从长是10米宽是1米开始,再按照顺序一种一种的列举,找到了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生2:都是按长从大到小,宽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的。
(生如果提到有序列举,师提问:他们是怎样做到有序列举的?)
总结:是的,大家观察地很仔细。我们可以像这样按长从大到小或者宽从小到大的顺序有序列举。对比这三种不同的列举方式,你觉得哪种看得更清楚一些?
生:列表
5、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列表的方法完整地解决这个问题。根据长和宽的和是11米,我们从宽是?长是?(一起说)开始想起,引导学生列完表格,当列到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的时候,提问:还要继续列举下去吗?
生:不需要,再列举下去就重复了。
师:接着我们可以算出对应的面积,分别是:10,18,24,28,30.从而找到当长为6米宽为5米时面积最大,是30平方米。
6、同学们看屏幕,这是我们有序列举的结果,配合着长方形的图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当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一起将规律读一遍,呼应开头学生说的:看来这位同学说的是正确的!)
那有序列举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解决问题,还便于我们发现规律。
7、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解题过程,放ppt。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怎么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先放ppt,再让同学们交流)
概括:是的,我们要先分析题意,选择策略;再有序思考,清楚列举;最后比较判断,得出结果
8、同学们,其实列举的策略我们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一些问题。
这是一年级时学的数的分成,我们可以将10分成(带领学生看一遍说一遍),也就是按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有序列举的。
二年级时我们学了用2、3、5三张卡片组成所有三位数,依次是。。也就是按百位上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的。
接下来我们还要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生活运用,
1、练一练第1题。
师:仔细读题,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闹钟是每隔40分钟就会响铃一次。
师:找出规律后,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要知道题中这四个时刻会不会响铃,就要从11:00起,把在16:00之前会响铃的时间一一列举出来,再看哪些符合条件。(提到按时间顺序有序列举)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列举一下,11:00之后是,列举完了后问:还要再列举下去吗?为什么?我们来看上面哪些时刻会响铃。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列举的?
生:要按照时间顺序来列举。
师:说得不错!我们要先找到规律,再按照时间顺序列举,这样不容易遗漏。
(突出按时间顺序列举)
2、出示第2题
师:我们继续来看,怎样算是一种搭配呢?(一种荤菜搭配一种素菜)
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请你在作业纸上列举出来。
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像这样列举可以吗?为什么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呢?要写的字太多了。有的同学就想到了很巧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
交流时说:可以用连线图、文字、表格等形成展示列举结果。
师:看来我们可以用连线,列表,列式等不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列举的时候都要先选定一种荤菜,再和其他的四种素菜进行搭配。
(突出按搭配顺序,即选中一种再和另一种依次搭配列举)
3、继续来看第三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邮资吗?
师: 寄邮件时向邮局缴纳的费用,相当于现在的快递费。用这四张邮票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邮资呢?请你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先列举选一张邮票:100分,50分
再列举选两张邮票:100+100=200,100+50=150,50+50=100
再列举选三张邮票:100+100+50=250,50+50+100=200
最后列举选四张邮票:100+100+50+50=300
学生尝试列举。
师:因为要付不同的邮资,所以列举完了还要进行比较判断,排除重复的情况。
师:要先按照邮票的张数分类再列举,列举完了要进行比较判断,排除重复的情况。
(突出先分类,再有序列举)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用列举的策略解决了长方形面积最大问题,音乐钟问题、搭配问题、邮资问题等,你有哪些收获呢?请根据提示来思考:
(1)什么问题适合用列举策略解决?
(2)怎样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呢?
(3)运用列举策略时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