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94页至95页例1,练一练1、2,练习十七1、2、3
教学目标:(准备四人学习小组)
1、使学生经历“一一列举”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分析,并通过一一列举找到答案。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用“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思考,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列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生: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列表的策略,画图的策略。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贴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看!小明的爷爷在围菜园时遇到了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出示问题:小明的爷爷正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的菜园。怎么围面积最大呢?
3、提问:声音很响亮请坐。同学们,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想到了什么?(停顿久些)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讨论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2米,长与宽的和是11米。
生2:爷爷围菜园时用的都是1米长的木条,所以围成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师:你很会思考
假设学生会说到:
预设1:我认为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引导:你的回答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信息,这里的长和宽可以变化,对吗?那会不会只有一种围法?从问题中哪个关键词可以看出有不同的围法?
预设2:长6宽5时面积最大
引导:那你觉得除了长6宽5之外还有别的围法吗?从问题中哪个关键词可以看出有不同的围法?
预设3:有不同的围法,要把所有长方形列举出来,再算出面积,比较出哪个面积最大。
追问:你从问题中哪个关键词可以看出有不同的围法?
5、师:是的,同学们,现在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根据长+宽=11米,列举出不同的长方形,从而找到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师:你的思路很清晰,我们一起来想,根据长➕宽等于11米,把符合条件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一一列举出来),再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括号里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说)
揭题: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明确了要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把列举的过程记录下来。
2、学生独立研究。(语速放慢,要强调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师:做得差不多了,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交流学生作品。(先找有遗漏的,再把完整的让学生带着作业前面去)
(1)出示有遗漏的作业。师:大家刚才讨论的都很认真。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列举的。你们觉得,他列举出所有的情况了吗?
生:有遗漏,少了什么。(师:谁来补充完整?)
师:现在完整了吗?
生:完整了。
(1)出示完整的作业。
师:我们先再来看下这位同学是怎样列举的,他是否列举完整了?
生:完整了。
师:我们来听听他的想法。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哦!听完了需要你们来评价。
生1:根据长➕宽=11米,我想到11可以分成10+1,9+2,8+3,7+4,6+5,所以从长10米宽1米开始列举,列到长6米,宽5米为止。再列举下去,就会和前面的重复。
( 第一种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是根据长+宽=11米开始想的,师提问:这是他的想法,和他想法相同的请举手。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一块去了,对于他刚刚的表达还有谁要补充的吗?如果没有人举手,师追问:大家是怎样想到长10宽1,长9宽2等这些数据的?生:是根据长+宽=11米想到的。师:是呀,这是我们前面分析条件时得到的信息,刚才这位同学还提到只要列到长6宽5为止,再列举下去就会重复,重复又是什么意思呢?)
第二种情况。如果学生说的很完整,师:对他的发言内容,谁来评价一下?
生:他说的很好。师:具体好在哪里?
生1:他提到了只要列举到长6米宽1米为止,再列举下去就会重复。
师:这里的重复是什么意思呢?小老师请你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站在台上的学生:长6米宽5米和长5米宽6米的长方形是重复的。
师:你说的很好,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把横着放的长方形竖过来了,但还都是同一个长方形。所以我们只要列举到什么时候为止?
生:长6米宽5米为止。
师:谁继续来评价一下?
生2:他的声音很响亮,说的很清楚。
师:请你具体来说一说,他哪里表述地很清楚?
生:他的长分别是10.9.8.7.6,宽分别是1.2.3.4.5。
师:是呀,他做到了有顺序地列举。
师:还有谁想来评价一下?
生3:我觉得他的声音很响亮,内容说的也很好。
师:具体说一说好在哪里?
生说的言之有理即可。
师:老师也和大家想的一样,认为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思路很清晰。我们一起给他掌声,请回。刚才我们明确了只要长6米宽5米为止,大家又是怎样想到要从长10米宽1米开始列举?
生:根据长➕宽的和是11米,长和宽都是整米数。所以宽至少要是1米,长就是10米。
师:你解释的很到位,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确了要从长10米宽1米开始列举,列到长6米宽5米为止。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位同学在列举的过程中,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
生:按照长从大到小,相应的宽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列举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可以按长从大到小,相应的宽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有序列举。
师:同学们对比这两位同学的作业,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出现遗漏的情况?
生1:没有按顺序列举。
生2:没有想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列举,列到什么时候为止。
师:所以,我们在列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按顺序列举
师:谁还有补充?(学生说得很好,师:你说得真好,把老师想说的都说出来了,谁能像他这样再来说一说;学生说得很散,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
生:要按照长从大到小,宽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你也来说一说
生:我们要想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列举,列到什么时候为止。
师:是呀。我们想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列举,列到什么时候为止。在列举的过程中,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有序列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列表的方式来列举,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还有什么疑惑吗?(没有)
4、那就让我们一起在黑板上再把整个过程梳理一遍。根据长和宽的和是11米,我们从宽是?长是?(一起说)开始想起,引导学生列完表格,当列到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的时候,提问:还要继续列举下去吗?
生:不需要,再列举下去就重复了。
师:接着我们可以算出对应的面积,分别是:10,18,24,28,30.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找出怎样围面积最大了吗?
生:找到当长为6米宽为5米时面积最大,是30平方米。
5、师:之前我们都是用列表的方式来列举的,老师发现其他同学也很聪明,还想到了不同的方式。谁来分享一下?
师: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列举的?画图
师:可以吗?可以
师:除了列表、画图外,其余同学还有不同的方式吗?
(有就展示,没有就算了。师:目前同学们想到可以用画图、列表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仔细观察,尽管他们用了不同的列举方式,但在列举的时候都做到了什么?)
师:再来看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列举的?列式
师:他是不是有序列举的?是的
生3(运用了树枝分叉的做法,这也可以看成是运用了列表的方法,这是它的长,这是它的宽,只不过没有将表格线画出来)
师:同学们都很会思考,看来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列表,列式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仔细观察,尽管他们用了不同的列举方式,但在列举的时候都做到了什么?
生1:他们都是根据长与宽的和是11厘米,从长是10米宽是1米开始,再按照顺序一种一种的列举,找到了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生2:都是按长从大到小,宽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的。
(生如果提到有序列举,师提问:他们是怎样做到有序列举的?)
师:是的,都做到了有序列举。
6、同学们看屏幕,这是刚才我们有序列举的结果,配合着图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呈现学生的发现)
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老师把大家发现的规律记录下来,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仅仅这样表达严谨吗?
(不够严谨的,怎样表达就严谨了呢?如果有学生会最好,没有的话带着学生一起学习:我们看只有当长+宽的和一定,也就是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才越大)
(一起将规律读一遍,呼应开头学生说的:看来这位同学说的是正确的!)
那有序列举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解决问题,还便于我们发现规律。
7、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解题过程,放ppt。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体会?(先放ppt,再让同学们交流
师边放边说:拿到了题目,首先想想我们是怎么做的?接着,最后。
概括:是呀,我们要先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策略;再有序思考,清楚列举;最后比较判断,得出结果
8、同学们,其实列举的策略我们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一些问题。
一年级就有用过哦!在学的数的分成,我们可以将10分成(带领学生看一遍说一遍),也就是按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有序列举的。
二年级时我们用2、3、5三张卡片组成所有三位数时,也是用了列举的策略,依次是。。也就是按百位上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的。
接下来我们还要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生活运用
1、出示第1题
师:我们来看,怎样算是一种搭配呢?(一种荤菜搭配一种素菜)
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请你在作业纸上列举出来。
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
先出示列表的,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列举的,听听他的想法。
再出示连线的 师:这位同学是用什么方式来列举的?可以吗?
最后出示列式的。师:这位同学仅仅用一个式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来听听他的想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想到了用连线、列表、列式等不同的方式来列举。尽管方式不同,但他们在列举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先选定一种荤菜,再和其他4种素菜进行搭配。
师:刚才我们都是从荤菜想起,搭配素菜,我们可不可以从素菜想起,搭配荤菜呢?谁来说一说?
师:看来不管是从荤菜开始想起,还是从素菜开始想起,列举的时候都要先选定一种菜,再和其他的几种菜进行搭配。
(突出按搭配顺序,即选中一种再和另一种依次搭配列举)
3、继续来看第二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邮资吗?
师: 寄邮件时向邮局缴纳的费用,相当于现在的快递费。老师这有一封信,现在给它贴上一枚邮票,它的邮资是多少?如果贴上这样的两枚邮票,此时它的邮资是?贴上三枚邮票呢?看来,要知道邮资是多少,我们需要把它算出来。用这四张邮票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邮资呢?你打算怎样有序列举出所有的情况?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你的思路清晰正确,很棒!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在你的作业纸上试一试。
先列举选一张邮票:100分,50分
再列举选两张邮票:100+100=200,100+50=150,50+50=100
再列举选三张邮票:100+100+50=250,50+50+100=200
最后列举选四张邮票:100+100+50+50=300
学生尝试列举。
师:因为要付不同的邮资,所以列举完了还要进行比较判断,排除重复的情况。这个问题我们是怎样列举的?
师:要先按照邮票的张数分类再列举,列举完了要进行比较判断,排除重复的情况。
(突出先分类,再有序列举)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用列举的策略解决了长方形面积最大问题,音乐钟问题、搭配问题、邮资问题等,你有哪些收获呢?请根据提示来思考:
(1)什么问题适合用列举策略解决?
(2)怎样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呢?
(3)运用列举策略时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