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读《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有感

作者:张潇  日期: 2023-07-27  点击:

  《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主要探讨了我们为什么需要表现性评价、什么是表现性评价、如何开发表现性评价,以及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来促进教与学等备受关注的问题。
  这真的是一本宝藏书籍,甚觉“相见恨晚”,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过去的“评价”井非“评价”,而是依据既定的单位进行“测量”。而学习并非简单的客观结果,还关乎能力、实践、做人,新课标的素养导向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评价不能局限于现如今主流的结果性评价。
  书中有一句话,特别有趣:以前,我们的教学在寻找标准答案;现在,我们的教学在寻找答案的标淮。统一的标准答案,其效能是点状的。建立一个通用的答案标淮,其效能是面状的。围绕课程标淮、核心素养、专家思维、概念派生,确定学生理解的大概念,以此衍生学习结果和不同结果的判定标准。通过标准的构建,不仅给教学者实施教学评价写入了指标,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导向。所以,我们的评价不是在学生无头无脑经历了一个学习过程后,毫无征兆地给出一个验收要求。而是以评促学,标准出现在一开始,贯穿在过程中。这就是所谓的“逆向教学”,以终为始,以预期的学习结果来指导教学。表现性评价与“逆向教学”、“大概念”相关联。
  表现性评价强调真实情境中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答案)或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与表现性评价相匹配的目标也必然是那些具有情境性、复杂性和高级的目标。
  运用表现性评价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布置表现性任务,学生自主或合作进行探究
教师巡视,收集不同学生的典型作品,并依据评价量规进行分类进入下一个表现性任务
3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4组织学生交流反馈,按照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顺序展示学生作品,交流研讨,进行评价
5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6进入下一个表现性任务
  通过对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的学习,让我对该评价体系有了更深入、更客观地理解。作为一线教师,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理论上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教学实践服务,我们要跟紧步伐,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更好的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