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示,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达到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要实施分层教学,这也是保障我们高质量教学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分层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差异,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征,把学生分为三类:一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能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在课堂学习中轻松掌握所授哪内容的学生;二是能跟上课堂教学节奏,较好的理解课堂内容的学生;三是学习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反复教学才能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求同存异,争取做到既不限制能力强的学生的发展,也顾及到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
在制定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要强化目标意识,由于没法在同一个课堂当中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开来教学,所以我们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兼顾到不用类型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学有所得。同时也要做到灵活机动,针对课堂中学生困惑较多的问题,放慢速度多次讲解,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少花时间。
由于小学生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我认为在每堂课结束的时候需要及时作出总结,提炼出课堂中的核心知识点再次反复强调。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好的吃透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上学习的进度。
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不同,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布置少量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以基础作业为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适当减少作业量,先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完成所布置的作业,这样才能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在课后辅导的过程中,要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查漏补缺,帮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优,中等生提优,暂时落后的学生跟上教学进度,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