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抓住本质 实践探究 减少负迁移

作者:张潇  日期: 2023-02-24  点击:

就学生而言,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学习的确是难点重重。原因有很多:空间观念差,不容易接受新知识;一下接触到了大量的公式,容易出现混淆;计算量大,容易出现错误……以下就以其中一个原因进行分析:学生容易将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公式进行混淆,怎么才能消除学生的错误认知呢?

一、错因分析

题目: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50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从知识迁移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前后知识会相互干扰,尤其是具有相近的联系时,由此学生会产生相同情境下的知识混淆,这也就是负迁移。在学完侧面积的公式(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和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后,不知觉地将这两个公式进行混淆。

二、寻找对策

上面这种错误班级里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甚至有些先进生也往往会犯。因此在新授课上就需要老师做到紧扣本质,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探究时间。

经历猜想实验验证观察探索的过程来发现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充分感受转化的对应关系,深度探索挖掘关系背后的原理,体会极限等数学思想,发展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圆柱侧面积和体积关系的过程中深度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