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微项目学习:走出寻常实践,焕发智慧光彩

作者:田梦婷  日期: 2024-07-30  点击:

微项目学习:走出寻常实践,焕发智慧光彩

        【摘 要】通过微项目学习,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让他们在项目学习中充实自我,在项目研究中展现自我,让学习过程走出寻常的实践,焕发出智慧的光彩。

        【关键词】微项目学习 数学实践 智慧

        一、何为微项目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核心知识、核心问题设计一组或几组有关联的真实情境的微型活动,运用知识、技能、工具、方法进行个体或团队的研究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微项目学习更多地结合单元学习或课时学习要点,分散成多个小项目,通过观察、比较、实践、讨论、评价等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灵活学习,生成智慧。

        二、微項目学习的优势

        优势一:时间短。微项目学习通常只用12节课的时间,受小学生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限制,微项目学习可以是课堂的某个部分或环节,探索时间较短,可以很好的与其他学习方法结合。

        优势二:目标清。微项目学习内容的切入口小,学习短平快,能够非常迅速地达成预定目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优势三:过程实。微项目学习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充分浸润,项目达成过程清晰,学生的隐形学习状态能够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来。

        优势四:评价活。不同的微项目评价方式不同,有的侧重于学生的参与度,有的偏向于对问题的思考,有的则注重学生的实践状态,每个学生都能在微项目学习中获得正向评价,有利于培养数学情感和激发学习兴趣。

        三、基于微项目学习的认识分米、毫米教学策略

        “认识分米、毫米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重点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测量文具盒的长度和数学书的厚度,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从而探索分米、毫米两种长度单位,建立表象,形成认知结构。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活动串联成微项目,在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微项目学习中发展实践能力,提升几何直观思维。

        (一)请出来——实践性初探中感受微项目

        项目活动设计:分米、毫米初登场

        1)使用直尺画出1厘米的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是1厘米。

        2)连续画10个并排的1厘米。这条线段长度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3)直尺上1厘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学生角色:根据活动内容,同桌合作画出相应线段,并标注。在本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

        项目实施背景:学生已经有米、厘米的学习经验,对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米、厘米的具象,还初步具备用尺测量的技能。在本活动中,这种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都可以为项目探究提供良好的支持。

        课堂呈现:

        (生展示1厘米的线段,说明这条线段长1厘米。继续展示1分米的线段,说明这条线段长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再次展示1毫米的线段。)

        师:在直尺上1毫米是怎样的?

        (生拿出直尺观察刻度)

        师:大家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比划一下1分米、1毫米的长度。

        项目实施评价:学生探索直尺上的1分米时,承接前面的1厘米的认识,因 “10厘米是1分米,绘制1分米线段,便于学生观察,获得1分米长度的初步表象。同样,学生探索直尺上的1毫米时, 不仅观察到“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更在亲身实践中感知1毫米是很短的。把两个新授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实践,通过有关联的实践活动,学生可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

        (二)走进去——分享性理探中深入微项目

        项目活动设计:分米、毫米在身边

        1)找一找身边的1分米、1毫米。

        2)量一量你找到的物体长度接近几分米。

        学生角色:学生用直尺对周围的物品进行测量、观察。学生是这一活动环节的组织者、参与者。

        项目实施背景:二年级学生建立表象的重要途径是亲身实践。本活动利用学生对1分米、1毫米的初步认知和表象,继续发现生活中的1分米、1毫米, 从而深入了解这两个长度单位,建立更为清晰的表象。

        课堂呈现:

        1:教室里开关面板的长度大约1分米,我的铅笔笔芯粗约1毫米。

        2:我的直尺长度大约2分米,语文方格本里面的一小格长5毫米。

        师: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1分米、1毫米物品的长度,还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物品长度用分米或毫米做单位。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图略)。

        项目实施评价:学生经历了对1分米、1毫米的认知,他们的表象建立还是比较单薄脆弱的,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看一看等实践活动,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帮助其记忆1分米、1毫米,充分调动眼、手、口、脑,形成动作思维,从而更深入地建立起长度表象,形成概念。

        (三)联起来——比较式辨探中达成微项目

        项目活动设计:长度单位大亮相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学生角色:学生联系自身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及生活经验,并结合刚学习的新知识进行组合、比较。学生是学习成果的创造者。

        项目实施背景:分米、毫米在学生的生活中并非常用的长度单位,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把这些长度单位进行再次的整理和呈现,学生可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课堂呈现:

        1:毫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米最大。

        21=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毫米。

        3:從小到大分别是毫米、厘米、分米、米,用字母表示mmcmdmm

        学生根据自己的整理方式交流,重点介绍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

        项目实施评价:在这一环节,展现出了学生自主状态下的学习状况的多样性。有的学生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的介绍图文并茂,很形象地表现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丰富了内容,加入了其他知识和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评价也趋于多样性,不再拘泥于量化的数据结果指标,而重于整理过程、展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数学素养,如有序的思考、头头是道的交流和个性化的发展。

        (四)展开去——发散式试探中开启新项目

        项目活动设计:长度单位我先知

        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利用你的电子设备搜集资料,并展示交流。

        学生角色:通过前面几个微项目组成部分的学习,本活动可以迁移学法,用学法指导学生自学,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收集更多的知识素材,展示交流。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新项目的开拓者。

        项目实施背景:学生的学习不能仅局限在教材中,不应停留在低阶学习中。把认识分米、毫米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对长度单位认识的更广阔的空间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空间感。

        课堂呈现:

        1:我给大家介绍长度单位微米……

        2:我介绍长度单位千米……

        3:我给大家介绍长度单位光年……

        师: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源,我们寻找到了更多的长度单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产生的长度单位将会更丰富,它们也正等待着小朋友们长大以后去发掘。

        项目实施评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可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本项目的重点不在于学生课外学习的深刻性,而在于在认识分米、毫米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探索长度单位的兴趣,积极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微项目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重,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更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方向。小学阶段的微项目学习,结合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通过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结构化,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思维向高阶发展,从而焕发出智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