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的大单元整合中探寻教育真谛
——读《大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做》有感
环科园实验小学 吕颖
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之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在追寻着更优质、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陈红霞老师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做》一书,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数学教学的浩瀚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依托,深度剖析了如何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为身处一线的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参照。
一、内容概述与核心观点
(一)从循因到定向
1.学生立场与教材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立场和需求应当始终处于教学的核心位置。陈红霞老师着重强调,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洞悉他们的既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以及认知特点,以此为基石来精心规划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对教材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剖析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细致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明晰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和递进层次,为构建主题单元提供坚实的依据。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时,通过事先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已经掌握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对于相同数位对齐的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在处理小数部分的对齐时,往往容易陷入困惑。基于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围绕“数的运算一致性”这一主题单元,将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法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从本质层面去理解运算的基本原理,从而突破认知障碍。
2.认知序列与主题单元建立
建立起清晰且合理的认知序列,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所在。陈老师指出,我们应当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零散分布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构建起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主题单元。
以“图形的认识”这一板块为例,我们可以按照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从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的顺序进行整合。先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然后引入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通过对比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让学生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最后,再深入探讨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如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等,逐步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且系统的图形知识体系。这样的整合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有条理地掌握知识,还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整合方式与学材优化
在明确了“为什么整”和“整什么”之后,“怎么整”以及“整合后做什么”便成为了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陈老师在书中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整合方式,比如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索进行整合,或者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开展整合工作等。同时,她还特别强调了对学材进行优化的重要性,即创生出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乘法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创设“超市购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购买的数量来计算总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还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从整合到拓展
教材二次开发的实施支点
教材虽然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非唯一的依赖。陈红霞老师认为,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而找到切实可行的实施支点则是关键所在。书中所列举的典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课堂范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如何将整合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
比如,在“面积与周长”的教学中,通过一个“给花坛围篱笆”的生动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比较的过程中,深刻领会面积和周长的本质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显著区别。
拓展学材的优质资源
拓展学材无疑为教学注入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资源,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陈老师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许多获取拓展学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比如适时引入数学文化、数学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切实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以学习“圆”这一单元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圆周率的发展历史,了解古代数学家们为精确计算圆周率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如祖冲之的卓越贡献等。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之情。
(三)从多点到多面
1.区域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成效
陈老师在书中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区域教材二次开发的宝贵实践经验和显著成效,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大单元整体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将焦点聚集在儿童教育上,成功打通了“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深度学习已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陈老师明确指出,大单元整体教学无疑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精心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扎实掌握知识,更能够显著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当中,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统计学校周边交通流量等,有效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实际应用意识。
二、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一)转变教学观念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局限。过往的教学实践中,我往往过于侧重知识点的孤立传授,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知识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强烈要求我们从宏观的视角去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活动。这就迫切需要我彻底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从机械的“教教材”转变为灵活的“用教材教”,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潜在的发展空间。
(二)提升教材分析能力
要切实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具备出色的教材分析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我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精准梳理出知识的脉络架构和内在逻辑,准确提炼出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从而为整合教学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高度关注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蕴含其中的育人价值,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无穷魅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决心积极尝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充满活力的问题驱动教学法、强调协作的小组合作学习法、注重实践的项目式学习法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努力创设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并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全方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比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模型,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图形的独特特征和内在性质。
(四)加强团队合作
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之间的紧密协作和密切配合。我们应当携手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广泛分享教学经验和宝贵资源,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深入了解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具体方法,携手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大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做》为我们开启了数学教学的全新视角,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清晰的前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坚定不移地以这本书为行动指南,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必定能够让数学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数学世界中快乐地学习、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陈红霞老师的这部著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让我们对大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和准确的理解与认识。衷心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静心阅读这本书,从中汲取丰富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携手共同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