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探寻: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社区体验教学》

作者:孙芸  日期: 2024-08-28  点击: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而生活教育思想则贯穿其始终。陶行知对教育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即学校是要将小鸟放飞到天空中,使学校延伸到社会去,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的像整个社会一样。整个社会才是教育的范围,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倍感亲切,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相反,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仍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真正处理好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多让学生接触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一、来源生活,从各方面问题中挖掘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百分数,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学对此十分感兴趣,搜集的材料丰富多彩,发表的见解独到精辟。上课时,学生发言热烈,理解深刻。

1:我从报纸中发现了许多百分数,例如汽车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我觉的汽车销售的增长幅度比较大,汽车市场的前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处理好数学问题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就能逐步巧妙的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2:市场调查显示,现在大部分的普通民众投资理财的方向是:买房子的占36%;买股票的占27%;买债券的占15%;孩子学习的占13%,买保险的占9%。我从这个显示的百分数数据中了解到,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比重和倾向。

3:老师,我发现百分数后面都不带单位名称,他好象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就这样,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将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而毫无疑问应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二、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先视频播放姚明在NBA打球场景,让学生说说有关姚明的情况;再出示姚明与歌星李玟的合影,让学生说出看了合影的感觉,同学们马上说到了身高问题(姚明2.26米、李玟1.7米);然后提出“姚明和李玟的身高相差多少?”在让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进行尝试解答。在自主探究中,有的学生利用口算的方法得出答案,有的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得出答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即米化成厘米),有的学生则利用列竖式笔算的方法得出答案……;继而在引导学生讲清竖式笔算的算理后,让学生笔算自己与姚明身高相差多少。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学生在自主讨论、交流中,归纳出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感悟生活,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 成了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精髓。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现实的生活数学能够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正如陶先生所说:“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虽然书已是求知之一种工具,但生活中随处是工具,都是教育。”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较复杂的解决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首先出示张老师装修新房请装修工人铺地砖的画面(张老师说:“我家客厅有60平方米。”王师傅说:“我单独铺要4天完成。”李师傅说:“我单独铺要6天完成。” )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引出“两人合作,几天完成?”得出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然后出示问题:“ 张老师装修新房,决定将餐厅铺上地砖。王师傅单独铺要4天完成,李师傅单独铺要6天完成。两人合做,几天完成?”在学生估计后,让他们列式解答,学生们有了上一题的铺垫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将餐厅面积假设成36平方米;有的将餐厅面积假设成24平方米;有的将餐厅面积假设成12平方米;有的将餐厅面积假设成9平方米;有的将餐厅面积假设成1 。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对几种方法的比较,得出工程问题的一般解答方法特点。这样把书本上比较枯燥的知识变为学生现实的生活化问题,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的兴趣,积极思考,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等进行了锻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同公鸡吃米一样,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硬喂给学生,是学不成的。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许多学生“全然依赖”老师。一旦离开老师,没有了参考书,练习册,但不知怎样学习。然而学生最大的能力,莫过于学会自己学习。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教诲,对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有着深刻的启迪。陶行知把没有生活的教育,学校和书本说成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与社会隔绝,与民众脱离,仅仅为“有钱,有闲,有面子的人”服务的“死世界”!学校里面的东西仍旧太少了,学校如同鸟笼,学生如同笼中鸟。因此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把“鸟儿”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随时随地的自动学习活知识。

教育情形之复杂,不仅在学生世界如“万花筒”,且教育人想法多元而差异,社会的变化速度也超乎了人类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学校就是一个大的社区,而数学课堂更是社区生活的一种。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主张儿童教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而不是从成人的经验世界出发。生活处处皆有数学,生活时时要用数学。只有将数学与生活链接,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在第一时间里得以运用;只有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五彩的生活气息,获得比教材本身更多的知识;只有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我们的教学才会象生活一样不断掀开行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