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落实双减,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范思思  日期: 2024-04-06  点击:

落实双减,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论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要: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师要根据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作业的数量,同时也能够提高作业的质量,从而达到减少量而增加质的目的,做到落实双减,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文章在双减政策下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1 引言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质量。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他们的作业设计,努力为学生们减轻负担。在“解放”学生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些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以期达到落实双减政策的目标。

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1 预留探究空间,突出学生自我个性

过去,教师给每位学生安排的作业大多是一致的,这样就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化的探索空间,从而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阻碍了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为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探索和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展示他们的自我个性。

经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讲授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回家后,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收集各种家具的数量、装饰的颜色等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收集的数据整理成一份详尽的统计报告[1]。让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创作统计图,只需要保证它们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的统计数据即可,而无需再提出任何额外的要求。学生们可以使用他们所喜爱的颜色和图案创建统计图,并且还能使用各种标记和图形来作为标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绘制统计图,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个人特质。

2.2 以综合素养为目标,设计“跨界”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形式,它可能会以多种方式出现。因此,可以将各个学科的作业都进行综合性的设计,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作业设计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方式。“跨界”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减轻“过度数学化”“过度思辨性”的负担,从而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跨界”作业旨在将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与其他相关学科以及学生生活等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认识千米”课程结束后,进行“跨界”作业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课程内容。1、在一条宽阔的公路上,你能够远眺1千米的景色,观察其距离。2、利用手机App,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方式,可以步行、骑车或是搭乘公共交通,还能够实时追踪旅程,记录下出行的路线、所用时间、到达的目的地,以便深入理解1千米,这两项作业将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千米”的概念,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出行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制定“跨界”作业时,教师应该意识到,这种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数学本身,它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增强综合素质,让他们对写作业产生兴趣,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的实施。

2.3 重新划分层次,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双减政策强调:要求实施分层、灵活、有针对性的任务,严格禁止机械、低效的任务,并且彻底消除重复、惩罚性的作业。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作业。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容易,那么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帮助,也无法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2]。但如果教师的作业太困难,那么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薄弱或者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并且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探究性作业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思维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和练习的反馈情况,将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水平:A.学习能力不足,需要更多的帮助的学生;B.基础知识扎实,但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提高的中等水平;C.具备足够的潜能并乐于探究的优秀学生。通过将探究性作业划分为三个阶段:模拟、改进和扩展,可以满足各个学生的需求,并确保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进步。在学习《搭配中的学问(二)》之后,可以通过分层探究的方式来设计以下作业。

A组

1、请从2、3、4、9中任意选择两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并列举出这些数。

2、请从“红、黄”中任意选择一个字,再从“灯、球、叶”中任意选择一个字,将两个字组合成词语,并列出这些词语。

B组

1、4名同学组队参加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其中,他们的领唱位置被安排在最左侧,那么,这4位同学的站姿有多少种呢?

2、请问,如果用两张涂色数字纸条来拼接,能够拼接出( )种不同的两位数?在这些两位数中,有( )种是单数?

C组

1、在200至500的范围内,十位和个位是否完全一致,一致的有多少?

2、使用0、2、3、6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数学教育旨在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成长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以便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和实践,并且有效地完成所面临的挑战。经过4位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他们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彼此的共识与进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并通过团队协作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活动,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有效执行双减政策的目的。

2.4设计前置型作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为学生制定预习任务,帮助他们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更加有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作业。数学的各个知识部分都相互关联,而现有的知识又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基础[3]。因此,设计前置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搭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之间的脉络,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内容。在设计前置型作业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将其作为课堂任务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利用现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对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理解,唤醒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讲述“图形的拼组”这一课程之前,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前置型作业,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比如通过在家里自己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创造出美丽的家居装饰。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它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通过完成前置型作业,学生们可以将所学的图形拼接技巧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学生们不仅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加深对图形的理解,还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有助于学生有个很好的学习体验,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在双减政策下,为了提高作业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业设计。采用创新的作业设计方法,唤醒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减少他们的压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双减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毕玲玲.“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2):52-54.

[2]田伦涛,阳玉高,鲁家宝.“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效”为先[J].江西教育,2023,(06):60-63.

[3]张玉芳.“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0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