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五抓学习法”模式的构建

作者:孙芸  日期: 2023-10-12  点击:


数学学习的基本任务是学会运算和推理,运算离不开推理,“能推理、会运算”是数学学习中养成的基本素质,运算在数学教学中几乎无处不在。

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运算能力的低下与运算教学的力度有关。不少教师往往注重知识和方法的落实,却忽视运算能力的生根。许多计算都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学生也认为计算是“小事一桩”,不加以重视,大多以为知道方法就可以了,殊不知真的算下去还会碰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学生在运算方面眼高手低、似是而非、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等现象,会影响整个问题的解决。

   因此,作为一名身在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学好计算。以下是我多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 “五抓学习法”教学模式,打好计算基础的一些教学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抓学习兴趣培养,激发内在动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刘,它能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因此,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主动,有了数学兴趣,才有数学爱好;有了数学爱好,才有数学追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孜孜不倦、沉湎于其中,这是一名好的数学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情。

例如:在师生互动中激趣,10以内加减法,如何用1-99个数字填图,使得三行、三列、两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均为15,学生一定会乐此不疲。

4

9

2

 

2

7

6

 

6

1

8

3

5

7

 

9

5

1

 

7

5

3

8

1

6

 

4

3

8

 

2

9

4

又如:在活动中激趣,可以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数学互助小组、数学文化和数学史兴趣小组,对于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可以组织学生用扑克牌算24点,学生一定在寓教于乐中间得到愉悦和计算上的飞速提升。

二、抓学习态度转变,明确学习目标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总结出的解题步骤:明确题意,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总结解题过程。同理,抓学生学习态度转变,也需要教师谋划一定的步骤: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端正学习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也决定了学习的效果。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数学是最重要的工具学科之一,数学计算又是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到菜市场买菜、商店购物,大到卫星上天、导弹发射,更不要说学生今后所面临的各种考试的必考科目。学习目的性明确以后,学生的学习意志、毅力更加坚定,对数学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归心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任务并不仅仅是解题,比之更重要的是“学习”解题,教师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解”而在于“学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题、学会思考,“学解”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学解”“学态”的良性互动的链条。

三、抓学习习惯养成,注重点滴积累

从小学第一天起,数学课老师就会带领孩子认识09这几个阿拉伯数字,之后的两位数、三位数以及多位数其实都是这些基础数字组成的。可是,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很多孩子的计算错误居然发生在“抄写数字”上,抄对题目中的每个数字和符号,这可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啊!可你如果在第一步就抄错数字,那么等于在第一步就已经给自己计算结果乃至这个解题过程提前打上了一个“×”,又怎么能算对呢?所以,我觉得要抓计算,首要条件就是要抓学生的学习习惯,把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抄正确,写工整,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之后提高自己计算的正确率。另外,做完计算养成检验、检查和同题异解的学习习惯,也都是提高数学正确率的“保护伞”。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头都养成“用心、耐心、细心”的周密思考习惯,教会学生在读题时要把关键的部分画出来,圈出关键词,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规范书写、步步有据、回代检验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数学解题中由于“审题偏差”而导致的“会而不对”的问题。

四、抓学习思想确立,提高数学素养

教高年级的老师都知道,五年级的小数计算是学生的一大计算重症所在。究其原因,很多老师把它归结为中年级的计算没抓好,没抓实,因为小数计算是在中年级的整数计算上提升和演变的。中年级的老师觉得有的很简单的计算错误,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没学好……就这样,大家都把责任推给了自己前面的数学基础教师。这让教低年级的老师感觉太冤枉了,那么难道低年级的老师都是不认真的吗?的确,从一年级起的一位数计算,就都是为之后的计算学习打基础的。你的基础越扎实,当然会让你之后的计算深入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家长们不用在一年级乃至幼儿园加减法还没学扎实时,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乘除法学习班”,其实,学习的质量不在于多早,而在于多好。那么怎样才能把计算教得正确率高呢?我觉得数学思想很重要。老师们在教计算法则时,一定要重点讲解花在数学思想的引导,也就是这个计算为什么这样算,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如果有同学做错了,也要帮助孩子找到错误方法和正确方法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才能逐步减少错误,提高正确率。作为老师,我们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这题怎么算,孩子不清不楚,只会让他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越来越被动,直到有一天,他做错了都不知道错在哪里。

五、抓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创新意识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是最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纵观计算教学,绝大多数的新知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迁移、变化、综合而成。因此,计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样可以单刀直入。许多时候没有必要去花较多的时间通过情境来教学。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让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的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发挥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的尝试,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例如,学习“1800÷225”,学生已经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可以让他们先进行试练,暴露计算中的错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规律。

有的计算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经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学习轨迹。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结构作基础,还有自身的思维潜能作基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这也能锻炼和提升孩子学习综合能力的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是数学老师,每天去上数学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应该是一种学习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方式,提高的是学习综合能力,而不仅仅限于数学学科的那几道题目。

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创新意识。数学中到底有没有能解所有问题的通用方法呢?没有,绝对没有。但数学问题是能通过相应的具体方法解出来的。在数学解题方法的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重视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重视解题方法的总结与归纳,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寻找并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高斯数列求和方法。

高斯上小学时巧妙求和1+2+3+···+100,从中可揭示“倒序求和”的思想方法。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一书中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新的内涵,提倡算用结合、算法多样化,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计算教学”做到扎实而不失灵活,如何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把计算教学教得有情有趣,精彩纷呈,如何真正做到在教学中抓学习兴趣的培养、抓学习态度的转变、抓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学习思想的确立、抓学习方法的“五抓学习法”指导,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