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文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文娟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樊云璐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思思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锦婷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淼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颖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芸

    荆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田梦婷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琳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燕华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潇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范思思  日期: 2023-02-17  点击: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与课外辅导班的压力。由于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减量不减质,如此情况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尽可能多的知识。数学这一学科具有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知识点丰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双减政策之下,教师更应当提升自我,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时间。改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教师们都应该结合课堂现状找出教育最优解。寻找在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的恰当方式。本文以双减政策下学生的现状来引发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课堂实践

 

1引言

对于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小学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强,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在锻炼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双减政策的落实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教师也应当将双减政策落入课堂之中。为了完美落实双减政策对于小学数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改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多最有效的知识。根据目前数学课堂的不足与缺点找出更加适应当代课堂的教学方式。

2双减政策下数学课堂改革的意义

双减政策是国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制定的新政策,力求通过减负、增效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将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返还给学生,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双减政策是教育发展下的必然政策,想要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好好落实好双减政策。

2.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小学这一阶段,学生在进行文化科目学习的同时,身体心理等各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展。对于以往的学习而言,繁杂的科目以及巨大的压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极其不利,只有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够让学生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以最好的态度去面对接下来的困难。学生的适当放松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思维等等。在“双减”政策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2]

2.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双减政策的提出意味着学生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在以往的教学之中,多数学生都以被动学习为主,就算学生想要自主安排时间学习也没有足够的条件。而双减政策下,学生有了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数学课堂机械化、刻板化的鲜明特征。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由于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我国的数学课堂已经形成了一套教育体系,想要打破这一体系的存在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有什么样的缺陷,再加以更改。突破现有的问题才能够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趣味性,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3.1课堂教育形式单一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作为参与者的重要性。单向的输出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与数学课堂脱节。数学又是众多科目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由此,双减政策的提出对于课堂的高效性与互动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尽可能得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在以往的教学之中,教师都跟随者课本的脚步,缺少自我思考,设计课堂的想法,造成数学学习之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的内容也容易忘记,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数学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更有教师为了追赶课堂的进度,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消化能力,选择对学习内容“一笔带过”。如此的课堂教育形式只能一再的消磨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热情。

3.2过于注重练习的功能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以练习为主。让学生不断的完成各种作业来巩固学习的内容与知识。双减政策下教师不能布置过多地课后作业,导致教师将学生学习退步的原因归结于缺少练习。但是实际上练习对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就明白知识的原理,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大量的作业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沉浸于学习任务之中,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心却,更会对数学教育创新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3.3学生学习压力大

在许多学校,教师都以考试成绩当成重点关注,对于学生的评价等等都与成绩水平息息相关,许多教师为了有更好的成绩,教学内容也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变成了让学生提升成绩。“填鸭式”学习也成为了当代青少年学习的现状。但是如此行为只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压力,导致学生睡眠不足、不能以良好的状态面对第二天课堂的学习等等。学生的压力过大也容易导致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这与育人这一教育主题并不相符。

4小学数学教育课堂优化

为了解决如上问题,小学数学课堂亟待升级优化,通过推动各地学校通过强化教育职责、改变教育理念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此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3]。由改善教育课堂的方式,来改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看法,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破解传统教育课堂的困境。

4.1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积极性

“减量不减质”的情况下,教师更需要提升自我能力,不因为“减量”而感到焦虑,从课堂质量出发,改善课堂的教育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课堂。推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教师不仅仅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并且要给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在课堂上塑造师生平等的环境,有利于让学生敢于参与课堂活动,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促进课堂互动的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应当被课本所限制,敢于走出课本,寻找更加有趣的教学方式,例如设计出活跃课堂氛围的小游戏等等。小游戏中可以假如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像在“加减法”这一堂课之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提问,答错者淘汰。该游戏不仅能够在娱乐之中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度与集体荣誉感。将课堂转化为同等的游戏训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期待感。确保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深刻记忆。赋予知识内容更多的趣味性,保障教学成效的提升。

4.2将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体现“知行合一”

对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有许多人士提出内容与生活不相符,认为数学是一门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少用到的学科,但是实际上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曾在意。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将“知行合一”这一概念灌入到课堂之中。讲解知识的时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再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目的,让学生更深刻的意识到理论与实际的相关点。让学生深刻的明白“为什么而学”,不把功利性放在第一,打开学生的思维,以生活为最好的示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学习的奥义。也能够帮助学生把学习融入到生活,对身边的各种事物产生思考,从多维的角度去明白数学的含义。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细节融入数学之中,以折线图形式制作家中一年以来的水费情况,分析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具体原因以及产生的各种思考。如此能够以更具体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坚定数学学习的决心。同时也增添了课堂学习任务的多样性,以更加实际的角度将数学融入生活之中。

4.3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课堂氛围

近年来,国家科技水平不断发展,课堂的基础设施也稳步提升,让教师有了更加新颖的教学道具。教师应当对于更新的设备多加学习,了解设备的功能,将教学道具完美的融入于课堂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虽然一直以来数学都是一门比较立体,多元的科目,但是教具的缺少导致教师只能通过手绘等姓氏给学生们展示立体的图形,图画。而如今科技时代,多媒体能够更好的描绘出教师所需要的图案以及环境,能够将圆柱体、棱锥体等各种立体图形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到学生眼前。同样也可以将动画和折线图、扇形图等等结合起来,将这些内容相结合。动态的图像相比于静态的图像能够增强知识的立体性,帮助学生从多方面角度思考问题,更加了解数学原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寻找一些简单的相关动画短片,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增添乐趣,也释放了知识对于他们的压力。在课余时间也可指引学生通过多媒体寻找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一科技手段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烦恼,也可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知识面。

4.4更改评价标准,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从听不懂→不会做作业→考不出好成绩→没有自信心→不想听课的死循环,学生更加不想听课也就导致他们对于数学这一门课程越来越没有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改变自己的评判标准,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这样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越来越不想接触数学这一学科。教师可增加课堂小竞赛的次数,增添奖项名称,不仅夸赞优秀的学生,还需要多关注有进步的学生以及认真参与的学生,在每一堂课结束的时候也可以评判出此节课最认真的学生或者互动最积极的学生。此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添在数学学习时的耐心与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教师也可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此堂课的感想与反馈,实行师生互评。如此能够提升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明白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吃饭时可以帮助学生实时调整课堂进度,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点听不懂导致自信心受损的情况。

5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下,需要数学课堂更加灵活多样,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的价值。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虽然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现状来看,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机遇,课堂教学是教师能力的主要展现。调节进度、寻找最好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数学教育事半功倍。教师也要寻找更加新颖的方式构建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自学意识,给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凤.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 (14)

[2]黄金秀. 如何打造“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教育, 2022, (22):73-75.

[3]马新科.“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1):147-149.